顶点小说

第51章 见闻(第3页)

太平道人赐予符水,分文不取,告知病人及其家属,如果诚心向道,自然能感动黄天,别说疾病轻松可去,就连长生,也不是不可能。

();()  有人喝了符水,正好疾病自愈,便对太平道死心塌地,成为忠实信徒,莫说自动献上钱谷,就连身家性命也未尝不可。

毕竟,太平道说了,若是诚心向道,可得长生。

若是喝了符水,仍旧无法治愈疾病或者疾病而死,太平道人便惋惜摇头,批评此人向道之心不诚。

刘母不是愚氓,不信此道,刘备也不信。

跟随刘备的轻侠少年,有信的,但也只是“见神拜神、见庙烧香”

的程度,非是狂信徒,也没加入太平道。

就如张式所言:“信一信又不吃亏,万一是真的呢。

多一個神仙保佑总是好的。”

刘备想到关羽信中所言,看到这么多狂热的太平道信徒,心中忧虑:

“太平道如此蛊惑人心,若是其首领真有不臣之心,必然会天下大乱。

到时最悲惨的还是黎民百姓啊。

如果能提前将张角兄弟绳之以法,是否就能消弭这场祸乱?”

刘备倒是和杨彪、刘陶等人想到一块去儿。

但天下事哪有这么容易?

太平道自有其社会基础在。

除了跟朝政昏暗、兼并日重、百姓贫困、瘟疫横生、百姓需要一个精神寄托有关系,还跟社会上黄老祭祀流行有关。

本朝明帝时,对黄老(黄帝、老子)的祭祀就在楚地流行。

楚王刘英好黄老,明帝下诏慰勉。

桓帝“好神仙事”

,对老子礼拜尤勤,在“宫中立黄老之祠”

,“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祠”

安帝、顺帝时张陵创立的正一明威之道(天师道),与今时张角创立的太平道都是脱胎自黄老道。

为什么朝廷及许多郡守县令对太平道没敌意?原因很明白了,皇帝就信奉跟太平道一脉相承的黄老道,太平道又有导人向善、教化百姓的功劳,太平道的经书《太平经》(又名《太平清领书》)明明白白写着:

人们要为善,为善“乃上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地,……,助帝王养人民,令不犯恶……”

这样的善道,为何要禁绝?

在天子刘宏以及很多官员看来,杨彪、刘陶这样的儒生,攻击黄老之道,实在是狭隘得很。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