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起凤阁院落里环视一周。
栾奕总觉得少点什么。
少什么呢?
桌椅摆放齐整,错落有致,引湖水而成的小渠潺潺流淌,渠中荷叶翠绿,荷花怒放,美不胜收……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美好,可栾奕总觉得不对劲。
与众兄弟饮酒之时,难免有点走神。
郭嘉、单福、戏志才、毛玠四人见栾奕眼睛发直,双手交叉拇指搓来搓去,便没打扰他。
安静地坐在他身旁,连大气都不敢出。
他们知道这是栾奕深陷思考的惯有举止,之前栾奕绝大多数奇特的点子都是这么推敲出来的。
栾奕静坐约莫一炷香的工夫,才有所动作,猛拍额头终有所得。
暗骂自己怎么这么蠢,竟把它给忘了。
想到这里,立刻心急火燎让栾福把工匠再找回来,他要在起凤阁大院中间搭一座戏台。
至于戏台用处,不用说大家也知道。
酒肆视觉美、嗅觉美、味觉美都做到了,独缺听觉美一项。
于是,他便打起了在酒肆中安排戏剧演出的念头。
戏台不用太大,能站开几名乐手,一名歌女就行。
同时,他还觉得演出的节目仅唱小曲还不行,太过单调。
再加点什么呢?相声、小品、魔术、杂技、评书、笑话、说唱艺术……都可以,也都不可以。
之所以说都可以,是栾奕都想把他们纳进来,包罗万象那才有意思。
之所以又说不可以,实在是像相声、小品、评书、笑话这类艺术形式还没有出现,根本请不到相应的艺人。
不过这可难不倒栾奕,没有艺人他可以培养艺人,找不到笑星,还找不到说书人吗?眼前就有很好的人选——戏志才,他在几个人中嘴皮子最溜。
租房子买东西时,那价砍得!
直让对方没有张口反驳的机会,稀里糊涂就被他拿下。
栾奕决定让他来说评书。
至于评书的内容!
没有现成的,史记之类的史书缺乏趣味性。
于是乎,栾奕决定自己写东西,让戏志才去说。
写什么呢?三国演义?ohno!
隋唐英雄传,岳飞传?nonono。
编个长篇小说?栾奕没那么多时间……那就写短篇的。
有了!
《聊斋志异》。
这玩意儿新鲜,神神鬼鬼的,情情爱爱的,还讽刺现实,体现人间真味,这年头的人肯定喜欢。
上世,栾奕读过好几遍《聊斋志异》,再加上看过各版本的电影、电视剧,记下了很多剧情。
再加上今世的文言功底,连编带杜撰的写上二十多篇完全没问题。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