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府同知杨昌彦,也迷茫了很久,不知该何去何从。
“叔父,安好!”
杨昌彦的嫡子杨旭,带着妹妹杨萱,进入客厅,给他们的叔叔,请安行礼。
此时,元宵节过了没多久,叔叔难得上门,作为小辈,肯定要出来见礼的,古代世家大族,官宦之家,家教都是非常严格。
“哎呀!”
“快快起来,地上凉,切莫着凉了”
狗大户杨昌业,赶紧站起来,把大侄子扶起来,顺便虚扶一下小侄女,作为亲叔叔,他也是很看重两个小辈的。
“嗯,大侄子,一表人才,仪表堂堂,人中龙凤啊”
“小侄女,乖巧伶俐,兰质蕙心,天生丽质”
“兄长,好福气啊!”
看着大侄子彬彬有礼,小侄女优雅大方,狗大户杨昌业,不由感叹道。
大侄子25岁了,寒窗十几年,苦读圣贤书,毅力坚强,即便是才智一般,资质平庸,还是考中了秀才。
大侄女16岁,生的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更难的是,遗传了他兄长的才智,秀外慧中,聪明伶俐,精通琴棋书画,妥妥的大家闺秀。
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兄长的家教比他的好,这就是仕途与经商的最大区别,当官以后,按时打卡上下班,有足够的时间管理小孩。
而他呢,身为商人,常年奔波在外,即便是回到永昌,也有各类应酬,家里的小孩,根本没时间管教,都是丢给管家。
嫡子杨睿,今年20岁,请了好多名师,耗费无数,到现在连个秀才都没考上,现在都不想读书了,在管理家族的生意。
庶长子杨定,就蹦说了,从小就讨厌读书,喜好舞刀弄棒,幸好搭上岷王的便车,入军营成了千总,反而前途最光明。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