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第240章 庄子(第2页)

庄子与惠施的交往也体现了他的性格特点。

庄子与惠施经常一起辩论,如着名的濠梁之辩。

两人在濠水之上,庄子看到鱼儿说它们很快乐,惠施质疑他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快乐。

庄子巧妙回应,展现出他的机智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庄子与惠施的友情并非一帆风顺,当惠施当了魏国丞相后,有人进谗言说庄子要来抢相位,惠施派人搜捕庄子。

但庄子亲自去见惠施,用鹓雏和鸱的故事,表明自己对功名利禄的不屑。

庄子的性格充满了独特的魅力,他的自由、然、幽默、谦虚、谨慎和看得开,不仅反映了他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独特见解,也为后人提供了一个追求自由、越物质和社会束缚的精神榜样。

二、庄子的主要思想

哲学思想

庄子认为“道”

是宇宙中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自然规律就是对宇宙的本源阐述。

在老子“人法自然”

的基础上,庄子提出了天下万物是相互联系的,他认为“道”

的自然规律是无边无界的,冥冥之中没有操纵万物的主宰,万物都是自生自养,在天地中自然演化。

“道”

本身既是有形有实的,又是人们看不见摸不着的。

“道”

是根本,天地还没有的时候,它就已经存在了。

“神鬼神帝,生天生地。”

鬼神、上帝、天、地都是由“道”

生出来的。

“形非道不生”

,自然界的万物也是“道”

生出来的,“道”

是天地万物的本源。

“道无始终,物有死生。”

道是永恒的、绝对的、无变化的;万物是暂时的、相对的、有变化的。

“道”

无所不在。

庄子的“道”

和老子有不同的地方,老子的“道”

是客体的,庄子的“道”

是指人的主体精神。

他认为人只要自以为精神上得“道”

,就可以与“道“同体。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天地和万物与“我”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