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考官们自然便坐在这亭榭之中。
杨枝等试生入场时,主考早已端坐如仪,是以她并无缘与那位大理寺卿谋面。
一同应试的有五位,在先一场比试,已筛掉数位试生。
这五位,将进入最后的大比。
比试主食材由大理寺提供,是一条鲈鱼,其余辅材大理寺亦有预备,但都是寻常食材或佐料,另有自备特制食材的,允许带入场中。
这一场比试有命题,五人在池畔小炉边站定,便有书吏高唱。
今日之试,考“乡情”
二字。
同试的另四人有一个杨枝认识,是京城第一酒楼燕归楼的帮厨冬青,和她年纪相仿,自个子能够得上灶台起,就在燕归楼帮厨,到如今,却仍不过三钱银子一月。
见了杨枝,笑的市侩狡黠,连道“手下留情”
。
杨枝自然赔笑回应:“岂敢岂敢,不过是充人数,自然是冬兄专美于前。”
冬青脸皮微微一抽,轻乜杨枝一眼,忽然转身,自腰间取下一卷羊皮包裹,气势如虹般摊开,胸膛一挺,眼角余光投向假山上的亭榭,唱和般陡然拔高声调:“姑娘听好了!
鄙姓申,江州南安人士,家中世代烹鱼为业,在南安端的是一绝……”
话未落,却挨了书吏一个爆栗:“啰嗦什么!
还比不比了,不比出去!
我家大人最烦人聒噪!”
“比比!
不聒噪不聒噪!”
冬青声音立刻委顿,身形佝的像虾,全无片刻前的昂首之态:“故人相逢,一时失态,大人见谅!
见谅!”
杨枝知道冬青忽然高声自报家门,是想为亭中堂官留个印象。
他自幼无父无母,在酒楼摸爬滚打,若非见缝插针地寻着每一个可立足的机会,早不知死了多少回。
她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
因而有些同病相怜之感,见着他如此丑态,虽明了他心机,却未说什么。
一旁同竞的老汉却轻哼一声:“狗腿!”
冬青登时跳脚:“你说什么!
糟老头你骂谁!”
“吵什么吵!
不比出去!”
书吏不等二人真争执起来,抬手一挥,两旁皂吏立刻作势要拥上来押人。
“不吵不吵!
比比比!
嘿嘿,大人息怒,息怒!”
杨枝这才注意到另一侧的老汉。
老汉面色黝黑,身形矮小,一身洗的看不出颜色的短打,草鞋磨的起了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