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大案要案,才会另有详细存式,却在崇文馆中。
当年嘉安王案,事涉北疆,决计算不上小,只是要进崇文馆,可比大理寺要难得多。
这般想着,杨枝从床上一跃而起。
临平街和大理寺只隔了三条街,并不算远,那一带住着不少各部司之人。
京官难为,很多衙门要早起晚归,因而这一条街有不少夜宵挑子,逢初一十五这种大日子,还通宵达旦,和大理寺东街的小夜市有的一拼。
郑渠好吃,当初宅子买在这一带,就是看中了贪嘴方便。
杨枝到时郑渠正端着碗酸辣粉皮呼啦呼啦吃的开心,一抬头觑见杨枝,从胡龇间偷闲挤出一个笑:“来啦!”
“这家粉皮不错。”
郑渠道:“来点?”
“属下不饿。”
杨枝道:“大人叫属下出来不是有正事吗?”
郑渠从碗口抬起眼:“当日见你做鱼饼,还道你是个会吃会玩之人。
没想到跟了柳石头,一日比一日正经!”
说话间不由分说,自走到一老汉铺子前:“再来一碗!”
待老汉盛好,他却转手递给杨枝:“尝尝!
不会吃的人跟我老郑玩不到一处,非可信之人。”
杨枝只好接过碗,当真尝了一口,一刹那酸辣鲜香在舌尖炸开,鼻尖还回味着芝麻的香气,原本没什么胃口的她瞬间食指大动,一抬头,却见郑渠又奔向另一个羊汤铺子去了。
连忙捧着碗追过去:“大人,属下当真吃不下了。”
“谁说给你了!”
郑渠道:“那碗粉皮算我请你入寺的礼,后面的你看上啥自个买吧。
柳大人断了咱油水,本官腰间也不宽裕啊……小杨你是南方来的吧,京城的羊汤尝过吗?嗯,就属这家、属这家最好,比燕归楼做的都地道!”
接过老汉打好的羊汤,大吸溜一口,胡髭上都沾了乳白的汤色。
转身又奔向了下一个摊位。
杨枝连忙追过去,如是追了三个摊位之后,才忍不住问:“大人,您深夜叫属下来不知所为何事?”
“何事?”
郑渠像这才想起还有正事要跟她说一般:“哦对,是本官叫你来的!”
不然呢?
杨枝一脸懵,这……又演的是哪出?
见他仿佛在思索究竟所为何事,连忙提醒道:“是黄捕头的事……您说您在大理寺为官二十余载,从没见过这般幺蛾子的事?”
说时故意加重了“二十余载”
几个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