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深印在脑海里,都不必像刚才那句一样先忆原文,略一回忆朱子注释,便提笔写下破题——“说以学而深,即可决其朋之有也”
。
朱子注有“学者,将以行之也。
时习之,则所学者在我,故说”
。
用这句将“学”
而后“说”
深之意展开一下,就是“夫说生于时习,即生于学也。
以学及人,而朋之有也,不可必乎?”
能以好学为乐,以学有所得为乐,自然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从。
方提学听得简直有些惊艳——岂止破得工稳,从中透出的胸襟更是通脱大气,不愧是能叫济世兄一眼看中,当儿子般养在膝下的人。
他连考了几道题,见宋时答得敏捷流利,难他不住,一时生出促狭心,提笔就在宋时的稿纸上画了个圆,叫他做出破题。
破,给个圆也得破。
这个圆不是普通的圆……它也是圣贤书上的内容。
每章之前都有一个圆,用以分章节的。
也就是说,这可以从圣贤之道未阐发之前就先有了一个浑圆的……什么下手。
宋时不由想起评剧《花为媒》里一句“圣道不存,此乃天之欲丧我斯文也”
,不过提学面前不是开玩笑的地方,他老老实实地低下头,改成了“圣人未言之先,浑然一太极也”
。
方提学看着他落下最后一个字,慢慢将那句破题念了几遍,感叹道:“圣贤未言而天地浑然如太极,及其立言,则造化生焉,典章出焉,礼仪立焉,王政备焉,百姓教焉……破得有廊庙气象。
若你后面原题、起讲、入题、八比、大结也能做得这么好,这文章便不怕拿到方家眼前了。”
宋时这几年都是和县里的举人、生员来往,别人夸他的文章,他都怕对方是看在他这个县令之子的身份上给他虚假评分。
至于桓小师兄,那是自幼相识,还有恩师的光环加成,不好说他看自己文章的滤镜有多深,也不足完全采信。
至于他父亲宋县令——他就是写句“恭惟台台,璠姿雪鉴,皎操冰壶”
的逢迎套话,宋大人都能夸成绝世文章,他的点评就更不用听了。
难得御史这样公正可信的大家点评,宋时才对自己的水平恢复了几分信心,试探着问道:“学生在家做过几篇文章,算是心血之作,不知可否请老先生略加点评?”
方提学的头微微往下一点,忽又收住,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何必看旧文。
你当初在京考秀才,只差一道院试没过,今日我又是来汀州府吊考童生的,你何不也下场一试,让我看看你场中的真正水准?”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参考《清代八股文》邓云乡著
“皆雅言也叶公”
【清代俞樾《曲园课孙草》】
“不亦悦乎有朋”
。
【清袁昶】
“圣人未言之先,浑然一太极也”
。
【李伯元《庄谐从话》】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