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昭劝道:“徐太,两个城市最后能不能融合到一起,可能需要几十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时间成本太高了。
我看好两座城市各自的发展,但并不看好,两边未来能在短时间内顺利融合。
港城人习惯了俯视,短时间内是没办法平视深城的,想要扭转这种惯性思维,很难。
我建议徐太慎重考虑,你的十五亿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徐太有些意外,“你也不看好?”
“我不看好。
是不是其他人也不看好?”
徐太道:“其他人是对深城有偏见,觉得那边没那么容易能发展起来。”
叶昭:“其实这个跟内地能不能发展起来没有关系。
无论内地能不能发展起来,但偏见是这里大多数人持有的,我们很难靠一己之力去改变大家的想法。”
徐太听懂了,“你的意思,我有钱投资元化,不如直接去投资深城,是吗?”
叶昭笑道:“我不是这个意思,但你可以这么理解。”
“哎,骆申,你听听你太太说的话,上下左右都是矛盾,但又让人忍不住觉得很有道理。
叶昭,你这门说话的艺术,我要学一学,我要学一学。”
徐太说话艺术也很高。
叶昭:“徐太太,我要是有你一半厉害就好了。”
徐太喝茶润了润喉咙,“你的话我要回去好好琢磨琢磨,投资元化这个事,我家那位也不同意的,看来,这次他赢了。”
徐太在他们家聊到十点多才走,睡觉前,叶昭去书房上网。
她现在每天都会打开电脑,看华尔街那边的讯息,研究各种走势。
她发现93年之后很多事都跟她印象中的不一样了,就比如,全球最厉害的店商平台ANSD本应该在1994年成立的,但网上一点ANSD的信息都没有。
她想查ANSD创始人的信息也没查到。
这个未来最牛逼的平台就这么凭空消失了。
不应该说消失,而是从来就没存在过。
唯一让她安心的是,美国总统没有变,出的政策,目前为止也没有改变。
从1993年开始,美国的“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计划”
也就是“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只要继续往下执行和推荐,未来会有两个绝佳的投资机会。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