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橡胶在高温时发软而低温变脆的问题得以解决,在此基础上造防水鞋不成问题。
之后计划去美国走一趟,拜访那位专利发明者。
至于手持照明设备,指的不是煤气灯。
这玩意不够安全,不能随意倾倒,有煤油侧漏灯失灵引发火灾的风险。
显然不适合奔跑磕碰的探险旅途。
哪怕无法一步到位制出后世人们熟悉的手电筒,也能先搞一搞用重铬酸钾工作的电池,再用感应线圈将电传至特殊灯泡上。
①
构思中的初代电筒,哪怕没闲情搞批量生产,也要多制作几支做充足备用。
等返回巴黎与伦敦将住房敲定,立刻置备一间设备材料都到位的实验室。
另外,根据剩余宝藏何时再取也是一个问题。
需要结合天气洋流、行程计划等等考虑。
其实,宝藏在小岛存放了一百多年也没被发现,这地方从某种意义上很隐秘很安全。
这样捋一捋,近一两年的行程都给排满了。
今天之后值得思考的问题又多了一件。
珀尔一边操纵风帆返回雅典城,一边思考从宝箱内开出的古怪银板。
装着宝藏的木箱,居然有着一块未完待补的银质地图,颇有叠套娃一层接一层的感觉。
银板上没有其他提示。
拉丁文「ADASTRA(通向群星)」,是所刻地图的标题吗?
总不见得凑齐地图真的能够通往宇宙深处吧?或许这个标语有特别含义,指代某一种特殊事件或地点?
由于前世与今生的时代差异,无法确定这句拉丁文有没有典故出处。
这个问题点待查。
而一问未解,一问又起。
三叉戟岛上的宝藏究竟是谁埋的?
珀尔此前破译密文,推测基德船长是宝藏持有者。
因为密码数字与基德临死留言的数字,互补构成了0~9的阿拉伯数字字符。
鲁滨逊与基德生活在同一时代。
基德被绞死前泄露一组数字,他有宝藏的传闻是甚嚣尘上。
假设基德死后,鲁滨逊得到宝藏位置,将它编成一套密码存于伦敦的银行。
钥匙被带去了鲁滨逊小岛,交给某个继承人,等到将来时机合适再去开启。
不幸,消息外泄,引发小岛火灾与岛民死亡。
后来持续百年的死亡诅咒传说,让没人再敢接近鲁滨逊岛屿。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