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的尼亚号要在港口补给与简单检修,保证后面的旅程安全。
根据探岛的报名人数,规划在智利的港口租借哪种型号的船只。
新人记者马龙收起了记事本,他刚刚把众人的观点都记录在册。
一年前,他进入《伦敦时闻》新闻部实习,能不能成功转正就看远洋之旅的报道是否出彩。
船上发生的事,恨不得都记录作为素材。
但,对于这个转正考核任务,他心里真的没底。
旅程已经过了大半,一路上没有发生任何惊心动魄的事件。
不夸张地说,假如能遇到一只海妖,反而是上帝给他职业生涯的礼物。
可惜,这一次环球航程至今为止风平浪静。
鲁滨逊岛的死亡诅咒流传了一百多年。
马龙不得不寄希望于此,小岛上能闹些惊人眼球的大新闻,但也不想死亡诅咒成真。
比起搞新闻,所有乘客性命无忧更重要。
他要求不高,揭露所谓诅咒的真相就够了。
当下,马龙环视人群一眼,没敢与教授学者们搭话。
教授们正因观念不同争执得面红耳赤,他不想主动跳火药桶。
最后,他选择与沉默站在角落的爱德华?罗切斯特聊一聊。
“罗切斯特先生,下午好。
今天的天气真不错,碧海晴空,海风徐徐。”
罗切斯特瞧了一眼马龙,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算是回应对方。
马龙努力微笑,其实他很不擅长与不熟悉的人交谈。
即便半年的同船之行,与船上人混了一个面熟,但也仅仅是面熟,还是觉得一聊天就聊死了。
这样不行!
身为记者居然因为与陌生人讲话就局促不安,恨不得找个地方躲起来,那还怎么搞采访。
马龙一个劲地自我打气,既然知道短板就要努力克服。
拿罗切斯特先生当练习工具,至少这位不似教授们会对他长篇说教或当场训斥,最多就是不想搭理他。
其实,格兰特船长挺和善的。
奈何他是苏格兰人,毫不掩饰更亲近苏格兰人,而非英格兰出生的自己。
这从船长一直支持查林杰教授的各种观点就能看出来了。
马龙继续没话找话,“接下来的几天,您打算一起去鲁滨逊岛上看看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