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第48章(第2页)

“叔,您能告诉我,英子她初中在哪儿读的吗?”

苏观月想了想,轻声问。

“问这干嘛?”

大叔下意识反问,却还是回答说,“三河镇边上就只有一所初中。”

苏观月问:“那您认识英子的班主任老师吗?叔,既然您想帮英子,却有心无力的话,那就将您知道的事情都告诉我,我去帮她。”

“这……”

大叔犹豫片刻,“三河镇上的王老师,王霞,我见过的。”

王霞!

苏观月也认识这位老师,她帮她修过电视!

“谢谢叔!”

苏观月接着问,“那英子的高中老师呢?您认识吗?”

大叔摇摇头:“高中还没开学,我也就没去过英子的高中。

妹儿,你问这些有什么用?”

当然有用了。

林英是县状元,虽然只是中考状元,对三河镇高中来说,依旧是不可或缺的人才。

夸张点说,三河镇初高中的老师、领导、校长,甚至可能把她当做是全镇的希望。

苏观月读高中的时候是08年,那会儿乡镇高中对人才的竞争就非常激烈了,各色各样的奖学金激励金、免费的住宿,甚至有的乡镇学校想尽办法,直接把第一名送去城里最好的学校“借读”

,最后再回到原籍高考。

像是她当初的班上,每周班会,班主任老师都会给年级排名前八十的学生发奖学金,一个月八百元,以此激励大家努力学习。

优质的生源=更高的升学率=更多的“清北”

苗子=更多的经费、拨款=学校更受重视、更容易升重点,学校老师更容易评奖评优=下一届更优质的生源。

这是一个正向循环的过程。

各所学校招生就是这么卷起来的。

现在是九十年代初,人才匮乏,各个学校之间的竞争已经开始,只是现在的物质条件比不过后世,所以争夺看起来没那么显眼,更像是没有硝烟的战场。

要是三河高中的老师知道,他们好不容易从东升县城两所重点高中手里抢来的全县第一,他们整所学校的希望,竟然被父母逼得辍学,他们会怎么想?

整个学校哪怕全校出动都得把人给抢回来!

苏观月了解完情况,起身向大叔告辞,大叔送她到楼梯口,颤巍巍地问她:“妹儿,你真的有把握让英子能继续读书……?”

“叔,你相信我。”

苏观月轻声道。

她的声音很轻,却像是有一种令人信服的魔力。

大叔眼眶红了,双手扣着墙面:“我们家实在做不了什么……英子就拜托你了。

谢谢你,妹儿。”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