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还带了一本书稿,他在一个小煤矿里待了近半年,他是故意的。
他故意在一个可以算是人间地狱的地方,待上半年,他想让自己知道自己承受的不过是人生最小的一点折磨,“不过是死了个老婆!”
他说的,他说这话时眼睛里闪过的不是普通人的调侃,他的心还在痛。
我读了书稿,按照一个专业书评者的眼光来说,这是一本好书,真是好书。
拿出去肯定会让家里的书柜上多一个茅盾奖。
可我却高兴不起来。
这不是我一直期待的作品吗?我不是一直希望他去体验一下人生,写本震撼力的作品吗?那天吴老来看我,他约我吃午饭,他知道我晚上没空‘应酬’他。
他看到那部用土稿纸写成书稿,我给他看了,他只看了几页,便放下了。
“不像是业余作者的东西,怎么到你手上了?”
吴老并不感兴趣。
“这是作者在半年里最真实的体验,您也觉得好对吗?”
我期待他的夸奖,我总是怕自己对他的要求太高,对他的作品有失公正。
“你认为什么是好书?”
他看着我,他还是第一次这样以质询的目光看着我。
我不知道什么回答,因为我不知道,或者知道只是不知道怎么回答,他笑了笑,“我认为喜欢的书就是好书。”
“不!
我不明白!”
他的这话太主观,是不符合作为一个文学理论者的公正性。
“几年以前有个作家叫方诚说也是咱们北大的,他的书你看过吗?不算是好的文学作品,可我很喜欢,写得最好的当然是他的那本《姐妹》,可是其它的也不错,就像学术界评论的没什么思想内涵,但我看到了他的热情,对生命的热情!
你有没有这种感觉,同一个时段里你读同一个作家的一系列的书就会感受到作者内心世界的东西,还有他生活上的细节。
比如这个方诚,我就觉得他和他父母的感情不好,他有兄弟姐妹,他结婚了,他太太是个很温柔可爱的女性,还有孩子,应该是男孩,他有好几部书中都有说,男孩子精力过度,让大人们没有时间做别的事。
可是语气中却藏不住那份得意!
父亲的得意……”
他得意得很,滔滔不绝,我想问他为什么不喜欢这本。
“这本呢?”
我很不礼貌的打断了他的话,他果然对我皱了皱眉。
“这个作者有反社会情绪,我不喜欢灰色的作品。
作者力求平静,可是满纸都是愤恨,却又装得没事人一般,可是心里的不平衡全在这了。
所以丫头别学人家当作家,写出来的是自己的精血,出卖的是自己的灵魂!”
“可是这是一本杰作!”
我辩解着。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