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着“有备无患”
的想法,两人将单页往报纸中一夹,相携离开了。
《见闻》的行比火锅店的开业早2天。
因为这一次不限量,全定安城至少有一半的人家都入手了一份,所以第二天,大街小巷,工坊学堂,社交话题头条就是《见闻》。
大家从改版后的形式聊到内容,争论不休,最后,停在了头版头条的“坊间名谈”
上,先是从故事极具渲染感的文笔到反转再反转的剧情夸了又夸,最后停在了故事中那个新奇的美食上。
“话说,你们有谁吃过‘火锅’吗?看他写得好像很好吃的样子。”
旁边一堆人都摇头。
“这就是杜撰的吧,话本子哪有真实的,你们还真信啊?”
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不可能,写得这么详尽,怎么可能完全杜撰。”
“怎么就不可能了,那我还能给你编出神仙是怎么生活的呢······”
一群人说着说着,又争起来。
角落里,一个瘦弱的男孩默默举起了手:“我知道哪里有。”
他的声音不大,可偏偏,在场所有人就是莫名其妙地听到了,立马住了嘴。
十几双目光刷地一下聚焦在他身上。
男孩反射性缩了下肩膀,吞了吞口水才结结巴巴开口:“就······我家附近,好像有······家店,名字和上面的一模一样。
据说明······明天开业。”
十几人闻言,再刷地一下转回头,纷纷和自己相熟的人对上,虽然没说话,但是眼神满天飞,任谁都看得出他们在想什么。
几息过后,圈子里一个颇具话语权的人一锤定音:“那就明晚下课一起去!
陈铭带路。”
陈铭就是刚才举手的男孩,他在圈子里一直都是“跟班”
一样的存在,当即乖巧地点了点头。
其他人则欢呼出声,然后开始七嘴八舌地围绕这个吃食畅想起来:
“不知道有没有故事里的这些套餐,我想要同款”
旁边人纷纷附议。
且这样的声音,生在大街小巷各个角落。
——那自然是有的。
莫林知作为一个专业营销人,怎么可能会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