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样的,包有福是当年母亲救下的小太监……”
原来,当年元后楚皇后还在时候救过一个小太监,让小太监免于被大太监打死的命运,这个小太监就是包有福,只是那个时候包有福的名字是小福子,在宫里面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后来与祁承乾接触了也是秘密进行的,因着这层关系,很少有人能够将包有福和祁承乾联系到一块儿去。
包有福是个记恩的人,永远的记得楚皇后的这份救命之恩,以期有一日能够报答楚皇后的恩情。
怎奈,还未等包有福报恩,楚皇后就死了,留下年幼的儿子在宫中挣扎求存,为了报答楚皇后的恩情,包有福便将这份恩情转移到了祁承乾的身上。
祁承乾早前在宫中生活的并不如意,也幸得有包有福的帮助,虽然都是一些细小的事情,比如是送来一些糕饼、布匹等,当时包有福人卑地微,也帮不了大忙,但也足够祁承乾把最困难的那段岁月支撑过去了。
包有福之于祁承乾来说,甚至有着活命之恩,因此包有福是不同的,并不仅仅是个一个奴才这么简单。
祁承乾从军后,包有福自愿成为祁承乾在宫中的耳朵、眼睛,将宫中的消息源源不断的送到了祁承乾手中。
包有福也是个灵力的,竟然得到了老皇帝的喜欢,成为了老皇帝的近身侍人,后来越做越大,变成了仅次于海得胜的总管大太监,能够帮到祁承乾的地方就越多了。
包有福动作很快,洗漱完之后饥肠辘辘的他还吃了一碗高汤小馄饨,觉得肚中有货之后包有福才算是舒服了。
这一番事情并没有花去多长时间,也就是半个时辰的辰光,包有福就收拾得人模人样的出来了,虽然面含倦色,但气色不错。
重新见到祁承乾,包有福的情绪也稳定了下来,开始说起了宫中发生的事情。
包有福的到来,也给祁承乾和楼沂南带来了两个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消息,新帝竟然死了、敏王手中拿的那份诏书是真的。
前一个当新帝失踪的时候,祁承乾和楼沂南就揣测过,新帝大概是真的出了意外。
后一个,他们一直以为敏王手中拿的诏书是伪造的,怎么就变成了真的。
楼沂南和祁承乾猜测的其实并没有错,诏书有一半是敏王伪造的。
确切的说敏王所拿诏书是半真半假,说它是真,那是因为的确出自于新帝之手,说它是假,因为那枚印章是敏王后期添上去的。
包有福知道其中始末,只听他说道:“这样的诏书陛下不只是写了一份,海得胜亲眼看到陛下写了两份,还有一份是给主子您的。”
“我?”
祁承乾没有想到还有自己的份。
“嗯!”
包有福用力的点头,“是的,陛下写了两份,内容都是一模一样的,只是名字不同,最后陛下反复斟酌,在写给主子的那份中盖上了玉玺玺印,另一份就空置着准备销毁,只是还没有销毁陛下就出事了。
陛下失踪后,敏王进入寝殿过一次,看到了这份要销毁的诏书,只因海得胜提前将玉玺藏了起来,才未让敏王得逞盖上玺印,敏王无奈之下就盖了陛下的私章。
主子,那份给你的诏书被海得胜那老狗藏了起来,不然小的出宫的时候就一并带出来了。”
“宫中情况如何,你细细说来,新帝是怎么死的?难道是敏王父子害死了新帝?”
“主子,宫中的情况是这样的……”
敏王拿着半真半假的诏书,怕夜长梦多,于是便匆匆的登基,如此行为更是引人诟病,满朝文武、朝野上下,不服的人占了一半有余,但自从辅政大臣华晋源华大人莫名在家中投环自尽,又有几个反对最厉害的大臣被腰斩在闹市之后,那反对之声便渐渐的平息了下来。
但敏王能够控制的范围也就仅限于京畿之地,其他地方就鞭长莫及了,各地藩王以清理门户、除大齐国贼的名义纷纷起兵,其真实目的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为的不就是被敏王占着的这张位置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