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想了想,说道“眼巴前建窑最少也得百八十人。
最需要人手的是制坯。
吴村长一听,赶忙说“那啥,百八十人,咱村就出得起”
楚清心算了下,百八十人,也就只够建窑的。
人还是不够啊。
“村长,我晚上好好盘算盘算,明早我让百家去找你,行吗”
“行,行”
村长带着那几个人满怀希望的走了。
百家去送。
等百家回来的时候,楚清交给他一张纸,上面只有八个字“计件算钱,按月结账。”
百家挠了挠头,拿着那张纸出去了。
第二天楚清正跟小宝吃早饭,百家过来了,手里拿着几张纸。
楚清大略了,字很丑,错字也很多。
但是能懂。
百家把每百块砖坯、每筐沙子或高岭土、甚至每张草帘子都进行了定价,凡是能计件的,都定了价。
不能计件的,按照工时定价。
并把他们二十个人分了组,各组分派了任务,比如计件的、监工的、管技术的。
在最后,百家按照如果建二十座窑计算,估算了每月的出砖数量和用煤量,以及按照三百名雇工计算的月结工资数。
这小伙子不错,楚清什么都没说,他已经把他能想到的都落实到纸面上了。
有当管家的潜力。
“行,先按照你这个计划试着执行吧。
一个月后效果。
一会儿你去找吴村长谈。”
楚清甩手不管了。
有人能干,自己就不用绞尽脑汁薅头发了。
说心里话,楚清是真的没有想好该怎么干。
这笔订单对自己来说太大了。
但是自己必须接。
这是能赚钱的机会。
宋知州明知楚清的小作坊还只是刚刚起步的阶段,依然把这么大个事情交给她,她的砖好只是一小半原因,更大的原因还是还人情。
请牢记收藏,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