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什么的早就定下章程,我明天过去应个景就成了,难道皇帝还指望我弄出什么大阵仗不成?真弄出一点破制的东西,御史的弹劾折子就能立时把我给埋了。”
胤礽不甚在意地说着。
胤禔笑着点了点头,道:“那你小心点,别被人抓住把柄。”
胤礽别过眼,静默了一会儿,才道:“我知道。”
他顿了一下,脸颊忽地一热,有点窘迫地开口,“你,咳,也注意点儿,阿桂和傅恒并不好糊弄。”
胤禔心里一暖,反握住胤礽的手,手指轻轻地刮过他的手心,而后十指交缠紧扣,郑重地说道:“我会小心的。”
现任的理藩院尚书是纳延泰,蒙古人,以前任刑部左侍郎,他接到乾隆的口喻后,不禁一阵头疼。
当然,头疼的内容不是该如何接待巴达喇,毕竟这么多年下来,早就有规定了,更不可能是他觉得降位迎接有失大清体统,皇帝都不觉得失面子,他身为蒙古人,自然更高兴皇帝给他族人面子。
纳延泰头疼的是,一起接待的五贝勒,传闻中这位爷的脾气……似乎并不太好。
从户部传出来的流言,听说有时候五贝勒和户部官员意见相左时,五贝勒可不会管对方是高官重臣还是宗室皇亲,当场就不留情面地驳回去,一点余地都不留。
而他接下来一个月要跟这位隐形的“太子爷”
在一块共事,纳延泰突然间觉得压力好大。
不过压力再大,事情还是得照办,土默特汗王的儿子此时进京,绝对不是偶尔兴起的,所以就算纳延泰再有心想顺着五贝勒的意思,但最基本的底线那是不能让的,否则就轮到乾隆来找他算帐了。
就这样,一个有心迎合,一个无心于此,接待巴达喇的事情自然商议得顺顺利利,并没有发生什么吵闹不休的场面。
胤礽看了一下卷宗,点头道:“我无异议,就按以前的例子来做吧。
不过现在西北军情告急,为防万一,还是该多派一些人手在驿站戒严,免得被人钻了空子。”
纳延泰道:“奴才也认为应该再加派些人手,我一会儿就去沙齐达礼那儿招呼一声。”
沙齐达礼是现任九门提督,主管步军营和巡捕营,属正蓝旗下色赫图氏,而胤禩……以前正是正蓝旗的旗主。
胤礽摸了摸下巴,唔,难道沙齐达礼已经被胤禩拉拢过去了?改天找时间问问去。
“就这样吧,大伙先散了,明天别误了时间。”
胤礽撇开沙齐达礼的事,对还在他面前候着的几个官员吩咐着。
“是。”
土默特部处于漠西和漠南交界处,经常受到准噶尔的搔扰,巴达喇这次进京,除了要代表他的汗父表达土默特部对大清态度外,另一件事就是他想迎娶爱新觉罗家的格格。
在这个时候,土默特部娶进一位大清格格,对大清和部族来说都是一件双赢的好事,就连巴达喇也能通过这桩婚事巩固自已的地位。
胤礽和巴达喇见了几次面,就将对方的心思摸得一清二楚,回过头就报给了乾隆。
乾隆听了胤礽的话后,一阵犹豫,如今这个局面,将公主抚嫁土默特部是在所难免,可是他的女儿并不多,目前年龄最大的四格格还末满十二周岁,而四格格,他还有意留给傅恒的嫡长子福隆安。
如果要从宗室中挑选,本人至少得是个和硕格格,他才好加封,不然随随便便弄来一个“公主”
,只怕会寒了土默特部的心。
“永琪,这抚嫁人选,你可有什么提议?”
乾隆左思右想,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不得不开口问道。
胤礽暗地里翻了个白眼,道:“后宫之事,儿臣亦不甚了解,皇阿玛不如去向皇祖母或者皇额娘讨个主意,想来她们对内眷之事会比较清楚。”
乾隆恍然大悟,连连点头:“没错,朕倒是忘了,这事应该是去问皇额娘。”
皇后却是连提都不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