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温璞念的是苏洵的《六国论》,将六国对秦国的妥协视为六国消亡的原因虽然有所偏颇,然而这一篇文章极具说服力,而最后一句,更是直指时事。
如今的情形,不就是像六国不断对秦朝妥协的样子么?对于这个时代来讲,宋代也算是后世了,听得这么一篇文章,只让人感觉观点出新,振聋发聩。
“昭姬觉得应该如何行事?”
曹操看着温璞,问。
他一直十分信任这位女谋士的观点,这么多年来,蔡昭姬算无遗策的声名远扬,甚至因为她身为女儿身,又屡出奇计颇受敬重而比郭嘉诸葛之流名望更大。
不知有多少女子近年来效法她行事,倒是惹来一些酸儒非议,她却浑不在意。
若无蔡昭姬,诸葛孔明怎会归心?若无蔡昭姬,蜀地如何收复?若无蔡昭姬,天下大势不会是如今的样子!
果真是翻云覆雨的手段。
“杀。
杀到他们不敢,更没有能力进犯中原为止!
然后让整个匈奴迁徙蜀地,耕作为生,几代之后,自然匈奴不复!”
毫不犹豫地回答,温璞的话语中杀气腾腾,也直白得很。
“便依昭姬计吧。”
随着曹操最后的命令,此事便告一段落。
朝臣只再次确定了一件事,但凡蔡昭姬的观点,君王绝不会反驳!
何等荣宠!
有流言悄悄散布,说的是那位女谋臣和君王之间有私情。
说蔡琰,红颜祸国,正是妲己褒姒之流,当诛!
然后,在流言沸沸扬扬之时,温璞佩剑直入散布流言推波助澜的那几位大臣家中,拔剑斩其首级!
尖叫声,慌乱中,她冷笑:“我的名声,岂是你们能败坏的!”
一身男式紫衫,分明是尊贵的色泽,却被血染黑,斑斑点点,触目惊心。
眼角被溅上了一点鲜红的血,顺着脸颊轮廓缓缓往下流,确如悲悯的血泪。
扬长而去,纵身上马,从都城闹市中打马而过,多少人都看见被系在马上一脸惊愕的头颅,马蹄过处,血迹斑斑,那道狂妄的身影,竟是震得人说不出半个字来。
她便是杀了这些人,又如何?
她便是逆天而行,那又如何?
直入宫门,在这乘轿都是帝王恩典的宫中,唯有温璞敢纵马而行,直至御座大殿前,将几颗头颅丢给曹操,问他:“你听这些家伙的,还是听我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