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去慕尼黑,我往维也纳。
一天之前,我在这里遇到自称“乔”
的女人。
萨尔茨堡的鸽子一点都不怕生,在火车站内横冲直撞尽兴而飞。
我搭乘从慕尼黑出发的火车抵达萨尔茨堡,提着沉重的箱子刚下火车,正站在月台从衣兜里往外掏地图,被低空飞行的鸽子吓了一跳。
我害怕它笔直撞到脑门,赶紧呼喝一声“天啊”
用声音驱赶鸽子,这时候听到旁边传来惊喜的问句:“你从中国来?”
在欧洲独自旅行了几天,对于碰到说中国话的人一般都会产生兴奋的“认亲”
反应,毕竟异国他乡人生地不熟,彼此也好有个照应。
于是我回过头,看到两步开外站着的女人,她有一张亚洲人的面孔。
言谈之间居然发现我们不仅来自同一国度,竟还是同乡,巧合地入住同一家青年旅舍。
如此有缘,我们自然携手同游莫扎特的故乡。
她说“你叫我‘乔’就可以了”
,我也告知以笔名。
陌路相逢,日后可能永不相见,不必确切知晓各自真实背景和名字。
独自旅行,要得正是忘记本来生活,何必拘泥于对方不愿如实相告?我们心照不宣,彼此笑笑。
我的旅行路线从慕尼黑经萨尔茨堡到维也纳,然后北上前往捷克布拉格,而乔刚好与我相反。
游玩要塞城堡途中我们交换这几天的旅行心得,倒也获益匪浅,只是难免有怠慢萨尔茨堡之意。
这是个不大的城镇,主要景点也都集中于老城区。
我站在要塞城堡的最高处,望着沐浴在落日余晖中的城市,忽然生出几分寂寥。
这般浪漫的地方,本该和爱人同行才是。
我转过头看看乔,她也是一脸怅惘。
此前登记住宿时互相看过护照,她比我略小几个月。
三十岁有家有室的女人,甚少有这般孤身走天涯的勇气与决断,想来她的心境当与我相似。
走在萨尔茨堡老城区,不知何处传来的乐声,仿佛一道流动的风景。
我和乔走在莫扎特故居所在的葛德莱德大街,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擦肩而过。
她原先想买印着莫扎特头像的巧克力带回上海,被我阻止了。
出门之前我看过无数游记攻略,皆劝告后来者勿要购买任何与莫扎特相关的商品。
萨尔茨堡是一个将名人效应开发到尽的地方,即使它的商业味道并不可憎,但终究让我不喜欢。
乔听了我的话,放下巧克力的同时耸肩笑道:“买回去也没人可送,最喜欢莫扎特的那个人其实和我没什么关系。”
我感觉得到她的伤感,想来又是一个爱而不得的故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