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头鸟雀,鸣于山涧,飞于青天,宿于野树方有山林清唱,鸟语声声,困囿于城再如何精心喂养也是不美。
孟约此时在王醴这里,就是清唱于山林里的鸟雀,偶然飞落他窗前,听一听看一看便罢,便任由其飞走。
世间美好的事物处处有,却多不长久,王醴这般处之,不过是感怀其美好,望这美好能长久一些罢了。
PPS:相信河南的同学已经看粗来了,我这里写的是河南道,孟家在毫洲谯郡。
架空的明朝也是明朝嘛,地名就照着河南道的来。
从来没有感觉这样方便省心过,这个背景我稀饭!
第6章尘埃里的石头块
端阳节前两日,王醴一行人离开鹿邑县,他们要于仲秋之前回京复命,行程自然紧而又紧。
临走时,王醴的属官特地赴东院拜会孟老爷,除奉上食宿费用之外,另捧出一书匣,匣中是一卷《织机详录》。
不能说珍贵,却送得令人极其舒服,恰中关要。
属官道:“于道中偶得,于吾等并无甚用处,恰好孟员外家中以透花绫纱上贡,此书想来正是于孟外员有缘,否则为何早不得晚不得,偏偏是此时。”
孟老爷听着心里别提多窝心了,虽则对督察院一行再三吩咐下仆好生照料,那不过是惧于官威。
如今得到这卷回礼,孟老爷便知没白作工夫,时人尚施不望报,但有人领情,谁不觉心中舒畅:“那小人便愧领了。”
送王醴一行离开,孟老爷便吩咐下去,喊人赶紧收拾回府。
再两天就是端阳,无论如何也不能在田庄上过。
再有就是袖中的《织机详录》,孟老爷想快些回去,寻家中养的老工匠好好参详参详。
准备妥当回到县城中,不等孟老爷去织坊,织坊管事便率先送来都夏高白棉纱织的透花布,刚从织机上下来的新鲜花样。
孟老爷听到门房报,便道:“速去喊小姐来。”
这回的织花图稿,全都出自孟约,后来织坊又依着孟约的图稿,另绘了一些差不离的,孟老爷想着全是闺女的功劳,自然想叫孟约第一时间看到。
不多时,孟约领着春柳细芳过来,孟老爷便带着孟约去前厅。
此时绵绵雨已歇,天光透亮,满室明光,送来的布样一卷卷放在专门的架子上还未展开。
孟老爷一进前厅,就叫好,与孟约道:“今年的染坊新请了染料师傅,配的染料染出纱来鲜亮牢固,就是送去砂洗了,也半点不显旧。”
在孟老爷脑子里滚着生意经的时候,孟约脑子里却满是“古董”
“国宝”
“妙手神工”
之为的词。
她画织花样稿时,根本想不到成品会这么美妙动人,织着花纹的地方半透不透,大花的飘逸如丝绸,小花的棉密柔软。
每一匹布的颜色都出自于天然染料,色彩艳丽,光泽却极为柔和。
“爹,这真是照着我画的织花稿织出来的?”
孟约难以置信,此时她已彻底拜倒在古代手工艺人的妙手之下。
“自然是你画的,这是散花芙蓉,这是菊花小团,这是火焰撒花,这是撒云纹。”
孟老爷细看之下也颇为惊叹。
孟约是现代人的审美,不喜欢紧紧密密,按序按列排花稿,她排花稿总是稀稀疏疏,错落有致。
省了工不说,织出来的布匹乍看简朴得有些过了,但越是细看越显雅致。
“咱家的织工手艺真好,苏罗杭罗,怕也不过如此。”
孟约闻着还带股棉花香气的布匹,天然的染料再鲜艳,饱和度也比现代织染逊色,但这样反倒把同色花纹突显出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