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常抱云他们还在对唱词,你一句我一句,还看不出什么新鲜来。
宣庆帝便干脆,饶有兴致地赶着孟约的话问道:“你画《太祖秘史》,是因想以这故事缓解机械化带来的矛盾?”
“其实更多的是不想像我爹,像袁院士这样的人遭受苦难。”
孟约自然很实诚,因为她不知道朱绶玄是宣庆帝呀,更不会想到,一上来就认小姑子的,是当今皇后。
宣庆帝:“你仿佛很了解太祖。”
这个好解释,大明疆域内,专门研究太祖生平的不知凡几,活似现代专爱钻研《红楼梦》的“红学家”
似的,一个个胡扯得有理有据:“我崇拜太祖呀。”
不管是从穿越者的角度,还是从一个帝王的角度,又或是一个科学家的角度,穿越者太祖都很值得崇拜。
一个科学青年,一边引领科技发展,一边还把国家治理得不错,完全可以算是无数穿越者中最值得称道的人生赢家,何况,他还很有道德。
不种马、没后|宫,同皇后恩爱一世,堪称不世良人。
一个穿越后有资本有条件,却仍有节操有底限有道德的人,绝对可以傲视大多数穿越者。
所以,孟约这崇拜,是一点也不假的。
“那在你看来,太祖时期为何不推行机械化?凭太祖的能力,想推行机械化必不难。”
关于这个,早在造马桶修下水道的时候,孟约就进行过深入的思考,这会儿不假思索张嘴就来:“一则百废待新,再则那时太祖只一人,且不说理解,能搭把手的人恐怕都有。
另外,从史书上看,那时太祖做了他认为更紧要的,使船出海,寻找外洋各国农作物,严选良种,改良耕作之法,使国朝再不必受饥荒之忧,忍灾害之苦。”
萧皇后听罢,思量片刻,便赞同道:“民以食为天,正是如此。
太祖曾有一言道:吾国之民,乃世间最良善之民,但求温饱便肯偏安。
若家有余粮,复能读书明礼,子孙有晋身之望,便人人幸生太平盛世。”
这个论调,很耳熟嘛,简直粗暴地翻译过来,就是说——但凡过得下去,有口饭吃,谁会去造反。
此时,台上常抱云已经与配戏的角儿对好唱词,桑班主揭开一角的幕布,露出事先造好的布景来。
常抱云和配戏的角都提前熟悉过造景里的每件物什,因而很从从容地开始正式过戏走台,台下孟约与宣庆帝萧皇后齐齐收声看向台上站定的常抱云。
第一幕戏,被孟约命名为“初出茅庐”
,描绘的是刚出校门,进入某工业研究所的太祖,这会儿自然是还没穿越的大祖。
刚出校门的科学青年踌躇满志,发愿为守护最爱的滚滚而穷尽一生去求索。
这一幕戏的重点有两个,一是大致铺开科技文明社会,二是将一个刚从象牙塔里出来,虽然知道滚滚处境艰难,却不知道滚滚处境艰难到什么地步的科学青年塑造出来。
常抱云唱:“富国先富民,强国先强兵,而今机械兴,技术最要紧……哎哟,落下别国那样多,要如何方能,迎头赶上?”
配戏的角儿扮的是研究所里的前辈,老油条,已经在工作中磨去了科研报国的热血,原本热爱的事业此时不过是一份工作。
看到太祖一腔热血,前辈一副过来人的语气兜头就浇一盆凉水。
做为男主角,太祖当然不会像配角那样,在一天天的工作里,磨灭自己心中的热血。
他不仅自己为磨灭,还把别人的也一块点燃,自从他到研究所,满研究所日复一日为“工作”
忙的,都被他又重新点燃一腔热火。
在这中间,夹杂着种种现代科技,电话啦,电脑啦,飞机啦,还有高铁,甚至还有进入宇宙,登录月球登录火星。
除了这些,还有日常民用的科技,烤箱空调智能家居,热水器洗衣机冰箱等等穿插其间。
为把这些写得通俗易懂,又不突兀,孟约可谓是费尽心思。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