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是的。
我和那些远亲虽然多年未见,但依然记得他们的些许诗词。”
叶晓易指着瓷瓶,挨个介绍:“此诗写者,乃我远亲叶李白。
此诗写者,乃我远亲叶杜甫。
此诗写者,乃我远亲叶清照。
此诗写者,乃我远亲叶柳永……他们喜欢隐逸,所以晓易自幼就少见他们,自从回到中原,更是和他们杳无音信了。”
换句话,你别找我介绍他们给你。
他们还没出生呢。
叶晓易笑得灿烂,还讨好地拿起精致小镇纸,恭敬地放入陈家叔父手中。
汗啊。
华佗在旁边整理拉丁文病历记录,听到叶晓易的发言,发现关键时刻,他的厚脸皮是自愧不如。
“哎呀,怪不得家父跟晓易一见如故。
晓易家族中多此高远之士,令人佩服。
改日也要见见晓易的手笔。”
陈谌看了这些诗词,有点想考叶晓易的念头,但碍于刚刚认识,不太好意思。
叶晓易头冒冷汗,庆幸自己还有“叶王勃”
、“叶商隐”
、“叶居易”
等一票人可用。
“呵呵,对了,叔父见过了。
我们还有四位兄弟外出,今日未及见,改日宴饮再介绍给你。”
陈纪叫过一个跟郭嘉差不多年纪的青年,把他介绍给叶晓易,“长文,奉孝你见过了,这位是晓易,为父的义妹。”
“群见过姑姑。”
青年跟叶晓易施礼,态度认真,没因为叶晓易的年纪有所怠慢。
群?陈群?
晕倒啊。
这家伙不是在曹操手下,弹劾郭嘉行为不检的那个吗?
叶晓易看着陈群清秀又严肃的面孔,觉得老头简直就是古板陈家的另类突变。
第二卷第十五章许劭之评
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八卦。
颍川陈太丘有一义女的事情,通过盛大的宴饮,在颍川地界内迅速蔓延,又在叶府八卦传播者的口中,以无法阻挡之势传向了四面八方:虽然此女背后有家商贾,但毕竟是陈寔唯一的女儿,被他视为掌上明珠,也深得陈纪、陈谌兄弟宠爱。
其家祖上乃秦代太守,如今族中人虽然全远避海外隐逸,但有备受陈家兄弟称颂的诗文传世。
尤其,陈寔和此女还有师徒情份,算是在关门弟子郭嘉之外的破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