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晴没有反对萧父的决定,而是态度坚决的让萧父喝半碗鸡汤,吃一个鸡腿或者一个鸡翅。
萧父拗不过女儿,最后只好吃了一个鸡翅,然后喝了两三口鸡汤,剩下的则由萧母送去了隔壁。
而王连长也把自己的鸡汤分了一些给同病房的另一个战友,剩下的一大半也送去了其他病房,几个嫂子都已经习以为常,并未加以阻止。
萧晴又陪着萧母他们聊了一会儿天,询问萧母他们午饭如何解决,萧母告诉她午饭可以去医院食堂打饭,正好萧晴送饭来带的饭盒和碗筷就不用带走了,留下来正好派上用场。
萧晴不敢在病房待太长时间,怕话说多了会露出破绽,于是就决定找点活干,看到水壶就说自己去打水,李嫂子则说要跟她一块儿去,顺便给她带路。
萧晴看到病房里还有一个水壶,便一块儿拿上,说帮忙一块儿打回来,门口那个病床的人是一个大娘在照顾,看他整个腰身都裹着绷带,估计伤的严重一些。
老太太应该是心疼儿子,哭的眼睛都有点肿了,还在不停的抹眼泪。
刚才王连长的鸡汤就是分给他的,之前吃饭的时候,老太太就只去食堂打了粥,买了一个白面馒头和一个窝头。
萧父发现后,觉得战友不够吃,所以萧父又多分了几个饺子给他。
路上,李婶子说那个是赵连长,家里的媳妇快生了,还有个女儿才5岁,根本没有办法过来照顾,正好老太太来照顾月子,没想到刚到就接到儿子进医院的消息,差点一口气没上来,后来就一直哭。
萧晴也不禁感叹,当兵的去执行任务,哪里能保证不受伤呀,可是当娘的,又有几个不心疼儿子呀,这也不知道怎么说,只能劝大娘想开点,人回来了就是万幸。
回到病房没一会儿,孙婶子代表参谋长家属,也去其他病房看望相熟的伤员回来了,萧母就让萧晴跟孙婶子一块儿回去,本来萧晴想下午再送饭过来,萧父萧母都不同意,下午军营不派车过来了,萧晴自己过来实在不放心。
后来,萧晴决定每天都来送饭,至少送一顿,让父亲吃点好的,这样伤口也能愈合的快一些,所以下午不来就不来吧,下午她正好去寻摸一下食材,明天再送过来。
回到大院时,已经过了中午饭的时间了,萧晴婉拒了孙婶子的邀请,独自回家了。
想到明天去送饭自己却不知道去哪里坐车,也不好去打听,否则就会惹人怀疑,她内心有点焦虑。
整个下午,萧晴都在家里冥思苦想,该寻摸点什么食材给萧父做饭。
想着萧父爱吃饺子,那肯定也爱吃面食,不然就蒸包子吧,搞定了菜单,但是还是不知道如何坐车,该怎么找人问下去哪里坐车呢?
突然,她记起昨天赶海时遇到的王连长家的栓子,也是个半大小子了,肯定认路。
今天栓子没有跟着去医院,但是肯定也是想见爸爸的。
萧晴记得王连长家在自己这一边过去,旁边那一排的第一家。
于是,她朝着王连长家走过去,还没走到王连长家,就看到了从远处走过来的栓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