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眼睛不去看色尘、而去看虚空的时候,那虚空不是色尘,虚空是没有色法;既然虚空是没有色的,它不是一个色尘,那么这样子,“色性应销”
——这个时候所生的色相应该消灭。
而这个时候能生的色性(这个色性指的是谁呢?是眼根,因为它是生起色法之本,前面说过眼根生起色尘),既然所生的色相不存在,那么这个能生的眼根也应该消失了。
能见的眼根、所见的色尘都消失的话,那么这样子能见、所见就完全消无了,都消灭了。
色相既然消失,“谁明空质”
?虚空必须有色尘的对比才能够显出来,色相既然消失了,那虚空要依止什么来显呢?那就没有所谓的虚空了。
所谓的虚空,是由色尘来对比才有虚空存在。
所以说,由眼根生起色尘是不合理的,因为你在看虚空的时候,色尘消失了,那么眼根也消失了,虚空也就不能安立了。
“空亦如是”
,说是眼根生起虚空,也是这个道理的,所以眼根是不能生起种种的色尘。
寅二、破色生见
好,那这样子,我们看到树的影像是色尘引生见才有的,其实这个说法也不合理。
看看第二段:
若复色尘生眼见者,观空非色,见即销亡。
亡则都无,谁明空色?
说是外处的色尘决定能够生起你内处的眼根之见,那当我们的眼根见到虚空的时候,那虚空绝对不是色相,因为虚空是无形相的,所以“观空非色”
。
那么这样子,能见的眼根的功能就消失了,“亡则都无”
。
既然能见的眼根消失了,那么“谁明空色”
?所见的虚空跟所见的色相又有谁来明它呢?你那个眼根都不存在了,这个所明的、所见的空色也就不能够显现出来。
所以,色尘来生起见也是不合道理。
既然是因缘所生法,它的意思就是说,要么两个都有,要么两个都没有。
在唯识学上说,我们如来藏妙真如性本来是一个体,像一个蜗牛一样,但是你念头一动,动就是一个业力。
蜗牛这两只角是同时存在的,要么两个都没有,要么两个都有。
所以能见的眼根跟所见的色尘是同时出现的,不能够说是谁把谁生出来,不可以这样讲。
一个没有,另外一个也就没有,叫根尘同源。
根尘同源的道理就是这样。
所以,你说是谁把谁生出来,其实都是不合理的,两个是同时出来的。
丑三、结妄归真
从这个“同时出来”
的道理,我们就可以怎么样?正式地把这样的情况找到它的道。
我们看它的总结:
是故当知,见与色空,俱无处所,即色与见,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当我们眼根去见色尘的时候,产生一种因缘所生法。
我们前面说:“一切浮尘诸幻化相。”
那么它是怎么样呢?“俱无处所”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