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第五十六讲(第4页)

这个时候他依止的是一种法性的五阴身心,他内心当中充满了清净光明。

自受用,叫作“明相精纯”

那么他受用呢?“一切变现。”

这个菩萨随着他身心世界的种种悲愿,他能够变现一切十法界的五阴,“千江有水江千月”

,来到众生的世界度化众生。

自受用身跟他受用身,不管怎么样,总而言之,“不为烦恼,皆合涅盘清净妙德”

他的身心世界不再被五阴的烦恼所干扰,所作所为都合乎常乐我净的涅盘的四种功德。

这个譬喻就很清楚了。

我们前面讲说,依止不生灭心来旋转虚妄,下手处就是这四个字:“静深不动。”

这个我们之前讲过很多次,《楞严经》不强调断烦恼。

因为这个烦恼是五阴生起的,而五阴的本性就是清净本性,你把五阴断了,清净本性也落入断灭。

所以它的意思就是“静深不动”

我们看这个譬喻是很妙。

一个污浊的水,佛陀没有叫你加上什么清洁剂,干什么什么,反正你就是让它不动就好。

刚开始你就是“心常觉照,不随妄转”

,就是先求不动,再求随缘。

这个很重要。

你看一个初学者,他就很多理想,要做这做那,那祖师大德是不同意。

就是你这个水要先不动,你要能够先“念念照常理”

,安住不动,让整个五阴的烦恼相先沉淀下来,先求不动。

这个地方等于是把我们修行的依止处找出来,所谓的依不生灭心为本修因。

找到以后,在不生灭心里面住下来,然后安住不动。

这是修楞严王三昧的第一个重点。

壬二、应审详烦恼根本分二:癸一、总劝审详;癸二、正示审详

我们看第二段,应审详烦恼根本。

本经当中讲到,修楞严止观有两种道前基础:第一个,审观因地心,前面讲过了;第二个就是审详烦恼根本。

就是说,当我们心开始安住在一念心性不动的时候,接下来你要好好地、详细地去观察:第一,烦恼的根本到底是什么相貌?第二个,它的处所在哪里?

癸一、总劝审详

先拢总地劝勉我们要好好地、详细地审察这个烦恼的根本。

第二义者,汝等必欲菩提心,于菩萨乘生大勇猛,决定弃捐诸有为相。

这个地方等于是承前启后,讲到第二种决定义时,把前面的观念再重复一下。

说阿难,我们都是了菩提心要修学菩萨道,而且对菩萨道这么多难行能行的种种行门生起了勇猛心,“丈夫自有冲天志,不成佛道誓不休”

这当中,你也已经真正找到你生命的歇脚处,安住下来了,已经舍弃了一切有为之相。

这个地方我们前面讲了很多了,就是,刚开始修行第一件事情,先把心安住下来,先找到你心中的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