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百五十三页。
壬二,普贤观耳识。
当我们一个凡夫众生受了菩萨戒的时候,我们这一念心是缘十法界的有情无情的境,而起了断恶修善度众生的愿力。
这个时候心境的和合产生一种善种子,我们叫作菩提心,这就是整个成佛之道的根本。
但是,我们刚开始所的菩提心,基本上我们叫作世俗菩提心。
这个菩提心基本上有两种过失:一个,它是不坚固性的,它会随因缘而变化;第二个,它没有广大性,有些人是缘众生的苦,有些人是缘圣教衰。
你当初的菩提心是缘单一的境而的,所以你当时的菩提心的心量不是普遍,不是广大的。
所以,了菩提心以后,接下来要紧的工作就是,你必须把你心中的世俗菩提心提升到一种胜义菩提心。
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依止你的戒定慧的修学,把你心中的世俗菩提心转成胜义菩提心。
世俗菩提心的生起,是缘一种世俗谛的因缘而生起,以本经来说就是根尘识。
你依止当时的六根去攀缘六尘,可能是缘三宝的境,也可能是缘众生的境,根境的和合产生一个了别的心识,这个心识是从根境的和合产生。
但是这个境是变化的,你看,你十年前的菩提心,你缘的境跟现在的境不同,所以你这个菩提心也就跟着变化。
所以我们必须要依止不生灭心,就是必须要破除虚妄的相状,开显真如的本性,破妄显真。
真实的胜义菩提心是不会变化的,因为它是离开了根尘识,它是在一种“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的情况之下起的菩提心。
也就是说,它是在一种“无住”
的情况之下而的菩提心,完全是从内心出来,它不必靠外在的因缘刺激,不必的。
所以,这种依不生灭心所的菩提心特别的坚固。
你看他不管遇到任何的逆境的刺激,遇到顺境的诱惑,他那个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永远不退转,因为他开始的菩提心所依止的处所就是不生灭心。
第二个,这个菩提心特别的广大,它是时空无尽的。
所以你看有些人的善根,从出生以来他那个菩提心就很强。
同样受了菩萨戒,有些人今生菩提心就几乎完全退失掉了;有些人的菩提心,从小的时候就很坚固,因为他刚开始栽培那个菩提心就特别的坚固,他依止不生灭心。
楞严王的坚固性不会因为死亡的因素而破坏的,他那个善根是一种不可破坏的善根。
所以,我们在修本经的时候要知道,《楞严经》的角色,就是把我们这个菩提心,一个世俗的菩提心,转成一种胜义菩提心。
没有错,我们了菩提心,但是你的菩提心是不是很坚固、是不是很广大?你的菩提心是依什么而、以何为住?这个很重要,因为它毕竟是所有菩萨道的根本。
《华严经》说,你要是忘失了菩提心,修一切的善法,都是魔业。
所以《楞严经》的特色,就是把我们的菩提心转成胜义菩提心。
当然,到《法华经》的时候,就从这个胜义菩提心再起广大的波罗蜜,来成就万德庄严。
所以说,本经强调以不生灭心来安住我们的菩提心,再依止菩提心来修学空假中三观,来成就诸菩萨的万行,最后圆满菩提,是这个意思。
我们看讲义的壬二,普贤观耳识。
这一段是普贤菩萨观耳识。
这个能观的智是空假中三观,所观的境是耳识。
这个耳识就是见闻嗅尝觉知中的这个“闻”
,那个听闻的功能。
这个就是依止能观的智,去观察所观的境,破除耳识中的六结而开显我们的如来藏妙真如性。
普贤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已曾与恒沙如来为法王子,十方如来教其弟子菩萨根者,修普贤行,从我立名。
这一段其实我们昨天讲过了,主要的意思就是说,十方诸佛都会教导他们弟子当中已经成就大乘善根的人,来修学普贤之德,向普贤菩萨学习他的德行。
普贤之德是什么呢?简单地讲就是一种时空无尽的功德。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我叫陈平,祖上有钱有势。没人知道从爷爷那一辈起,我们家发家的秘诀就是靠着摸金倒斗得来的。不过九十年代初期,我爷和我爸摸了一次大墓,丢了一双手回来,那时候我们家开始洗白,并且勒令我这辈子不要在去碰这一行。于是,我在武功县开了一家专门倒腾古玩的寻龙古玩店,本以为安逸一辈子,却没想到,一枚摸金符的出现,让我重操旧业。而当我想再次金盆洗手,却惊骇的发现,我的一只脚已经踩进了这泥坑中,拔也拔不出来了...
情若自控,要心何用重生而来的百里奈禾,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永远的守在南宫梦拾的身边,不论祸福旦夕皆不能阻。...
...
什么?才幻想修仙长生,你就告诉我这特么是末法时代?看完乾坤杂谈的赵云,一脸懵逼。那自己要这逆天机缘有啥用?就是用来修炼到练气圆满吗?且看赵云于末法时代中,在天地异变后一步步崛起。慢热合理家族种田...
...
北周史上最年轻的丞相娶了北周史上第一个主动和王爷解除婚约的郡主。颇有种,我们相亲相爱就是为民除害的大义。娶了凌缥缈之后,厉行已经可以肯定,之前那个凌缥缈绝对是装的。眼前这一位夫人,她是敢和公主打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