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第七十二讲(第2页)

前面是从有相转成无相,这个地方是小大的没有障碍。

第一段是说明依报入于正报,说是一切入于一。

一切指的是什么呢?是整个“诸幢王刹”

,一切诸佛所教化的世界。

这么广大的世界,都能够进入我的大圆镜智之内,都能够涉入我的身心当中,我的身犹如虚空,彼此不相妨碍。

这么广大的宝王刹,这个“诸幢王刹”

能够涉入我的色身当中。

第二段是讲正报能够入于依报,一也能够入于一切。

“身能善入微尘国土,广行佛事,得大随顺。”

我这个色身也能够入于十方的微尘国土,广行弘法利生的佛事,能够成就广大自在随顺的功德。

这一段正式说明他的这种色身,内在的色身跟外在的世界能够互相涉入,这种事事无碍的境界。

这两个都是指他的果地的妙用。

最后看他所证的道理。

此大神力,由我谛观四大无依,妄想生灭,虚空无二,佛国本同,于同明,得无生忍。

这种大神通之力,这种事事无碍的境界,是怎么来的呢?都是我在因地的时候观察“四大无依”

,这个是他的重点。

他观察广大的虚空,观察整个虚空当中的色法,这个地水火风,都是缘生无性,当体即空的,都是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只就是我们一念心的妄想的生灭而有,所谓的心生则种种的四大生起,心灭则种种的四大消灭。

但虚空的体性却是无二无别的,乃至于一切的佛国,它们的整个体性都是相同的。

在相同的虚空体性当中而证得了无生法忍。

这个地方是说,他为什么能够成就广大的神通,为什么能够成就事事无碍呢?主要是从这种虚空无二当中成就无生法忍而显现出来。

我们看总结。

佛问圆通,我以观察虚空无边入三摩地,妙力圆明,斯为第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佛陀问我圆通法门,我在因地是观察虚空,就是观察整个四大乃至诸佛国土,皆同虚空一样是无边无际的,而成就了妙力圆明。

这个四大的色法跟无边的虚空是互含互摄,是没有障碍的,从这个地方成就圆通的。

这个地方我们讲一下,这个四大。

虚空藏菩萨是从四大当中而观入虚空,最后证入法性,我们讲色即是空。

《般若心经》说色即是空,当然这个地方我们也会说。

小乘佛法也是观察色即是空,也是灭色取空。

但小乘的学者在观察的时候,他把四大之法经过无常、无我的智慧变成空以后,他就没有作用了。

他不能够像我们本经所说的,“手执四大宝珠,照明十方微尘佛刹,化成虚空”

,乃至于能够放出十种微妙的光明,来流灌十方尽虚空界。

或者,他也不能够说把整个诸幢王刹来入到我的色身,我的色身进入诸幢王刹,这种事事无碍的境界。

为什么?因为小乘佛法的思考是单向的,它能够使令色即是空,但是它不能够使令空即是色。

我想我们在因地的智慧很关键,你用什么样的思考来断烦恼,会影响到你未来的果证跟妙用。

比方说你看到一个假相,这个假相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一个法,你非常不喜欢,你有两个选择:第一个,你把它拿掉,你采取逃避的方式。

那么未来你证得空性以后,你完全没有作用,你不能有作用,你只有解脱障碍,但是你不能生起妙用。

第二个选择,你看到一个不喜欢的假相,你没有必要破坏它,因为这是你的业力显现,循业现。

所以,大乘佛法是假相保留,但是你观察它没有实体,它只就是“来无所从,去无所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