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第5讲(第4页)

你说,诶,我今天这个样子,那我把生命回归到原点,我们把生命归零的时候,那什么是我的本来面目?我们的本来面目就是“唯一晴虚,迥无所有”

,我们的本来面目是什么都不是,是离一切相,简单地讲就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这个是很重要的思考,因为我们的本来面目是清净的,所以生命才可以重新捏造。

如果说我们的相貌本来就是这样,那糟糕了,本来就是这样,就是它有实体喽,你不管怎么修行,它就没办法改变了。

所以,我们的本来面目是“唯一晴虚,迥无所有”

,所以你现在的相状也只是你过去生在某一个空间、某一个时间,你曾经造了某一个业,在阿赖耶识当中很多很多的业,其中某一个小业它成熟了,它成熟以后从阿赖耶识的藏识海中冒出来了,就变成你这个样子。

跟你的过去生、或者是过去生的过去生的某一生的某一个业力有关系,你的本来面目不是这个样子的,那只是一个因缘和合所出现的一个暂时的假相。

那么我们本来是没有的,那是怎么有的呢?看如实不空义:其人无故,不动目睛,瞪以劳。

这个“其人无故”

这句话很重要,就是说他是无缘无故的,“不动目睛”

就是说我们的眼睛啊,我们正常眼睛是眨来眨去的,这个人突然间对某件事情产生执着,他的眼睛就用瞪的,就不眨眼睛了。

那么从本经的意思,这个譬喻的意思就是说,“不动目睛”

就是说这个人开始,仁者心动,一念妄动。

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但是这个人突然间动了一念的攀缘心,动了攀缘心以后呢,瞪以劳,他又相续地去想象、去执取,就产生了烦恼。

瞪已劳就是这个人产生烦恼,可能是贪爱他、或者是特别地厌恶他,总而言之,爱憎取舍的对立的思考出现了,瞪以劳。

那么有烦恼以后就造业了,则于虚空,别见狂花,造了很多很多的业力,最后就出现了很多的狂乱非相,就招感了三界的果报,就出现我们这个样子,就在清净本然当中,我们过去生看到了某一个人、或者说出现某一件事情,然后仁者心动,可能动了一个善念,去造了一个善业,你今生长得特别的庄严,也可能你动了一个恶念,去造了罪业,今生长得就普普通通。

总而言之,业力就是仁者心动、去造业,而出现的。

所以讲,色阴当知亦复如是。

这地方告诉了我们两个真相,第一个、我们本来是没有任何相状的,第二个,由于我们在某一个时空的一念妄动,所以造了很多很多的业,这个业成熟了,就暂时地出现你现在这个样子。

这个就是色蕴是这么回事,就是空假中三观,第一个,从空观照了心性的本体——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假观,看到我们心性的作用,所谓的循业现,每一个人根据自己的业力去现你的相貌。

当然,这个地方的意思,我举个例子。

比方说,我去年有一天在回我的房间的时候,我开门,不小心,门撞到我的头上,现在这还有一个痕迹,撞了一个包,在这里,肿很大。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问大家一个因缘观,我这个包从什么地方来?你说,诶,门给我的,门撞到。

门里面没有包啊,它是一个木头啊,木头怎么会长出包呢?你说,诶,这个是从你的头上长出来的。

那我头上长出来,要是没有门来撞我的话,我也不会头上长出这个包啊。

那我问你,当门跟我的头接触的时候,把这个包创造出来了,头上这个包创造出来,这个包从什么地方来?诸位想过吗?不是从门,也不是从头,答案是——觅之了不可得。

只就是我在某一生的业力成熟了。

所以你业力成熟的时候就出现了,叫循业现。

所以他讲“其人无故”

,这个地方就是说虚妄的假相是没有根源的。

佛陀讲出一个虚空的花,他说虚空的花是怎么来的呢?虚空本来没有花,我们眼睛有毛病,长了一个所谓的“翳”

,眼睛有毛病,我们看到虚空有花。

好,佛陀就问阿难尊者说,阿难,你认为虚空的花是怎么来的呢?你说它从虚空而来,虚空不可能长出花;你说我眼睛有毛病,说从眼睛中来,但是眼睛也不可能有花。

但是你眼睛有毛病跟虚空结合的碰撞当下,就把花创造出来。

我们的色身亦复如是,只能够说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只能够这样讲。

就是业力成熟了,它表现出来。

等到有一天,支持你这个色蕴的业力、这个能量释放完了以后,你就觅之了不可得,因缘别离,虚妄名灭。

你说,几十年后我释净界这个相状跑哪里去了呢?回到空性去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