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第一百一讲(第7页)

这个仆人他平常除了做仆役的劳役工作,他就是好好的持戒念佛,念佛念得不错,看它的意思,他念佛不是嘴巴念佛,他还有观照力,调伏自己的烦恼。

清朝的时候产生了叛乱,有叛乱的军队渡江而来,所以他们的主人带了很多人及钱财都跑掉了,他自己就甘心留守看管家宅。

叛军来的时候看到里面的房子这么大,钱财都被带走就很生气就拿他出气,用枪刺他七枪当场把他刺死,七枪而身亡。

死了以后也没人埋尸,就死在花园当中。

经过几天以后乱兵被平定了,主人带了一些人就回来了,一看,唉哟,吴毛为我们牺牲了!

过去一看,欸!

他又醒过来,他醒过来说:你不要伤心,我过去生有重大的罪业,我本来要做七世的猪身来偿还罪障,现在我因为念佛的关系重报轻受,七枪来酬偿我七世的猪身,这业报已尽,我现在要念佛往生了,你们好好为我助念。

讲完以后合掌念佛而往生。

我们讲「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这个人他过去的罪业,因为他心念的改变,所以他整个因缘改变。

我们上次讲课的时候,引用圆瑛老和尚的开示,他的意思就是说:带业往生,其实我要消宿业是很难,无始劫造这么多罪业,你怎么办?所以改变在缘,就是你要改变你的念头。

你说,你一辈子忏悔业障,印光大师说:你就是每一天忏悔,忏了一百年,你所消的业障如爪中土,未消的业障如大地土。

那怎么办呢?

改变你的思想,使令业果不成,”

惑业苦“虽然有业,但是它没有滋润的增上缘,使令果报不成。

就是我们昨天说的:「破和合识,断相续心。

」所以你看这吴毛居士,他能够念佛念到整个念头完全改变,他本来要受七生的猪身,结果以七枪的轻报偿还。

蕅益大师在这段的结示,他说:如此经文你应该知道,修行之急务,要在断除业计颠倒。

特别是对治”

计“颠倒,遍计执的颠倒,当然我们也要对治业颠倒。

所以前面讲,从今开始好好持戒,过去造了罪业那就好好忏悔,别再造新的业。

第二个,你要好好的正念真如,不随妄转。

我们上次讲过,烦恼的第一念不能怪你,因为凡夫都会起烦恼的,但是你第二念的相续,这个就是你不对了!

你的观照力没有正念真如,没有把佛号提起来,没有正念真如。

所以《菩萨戒》是第二念结罪,就是你没有做到断相续心,破和合识。

你真正能够断相续心,破和合识的时候,你过去的业在《唯识学》叫不增长业,就是这个业力不能到三恶道去了,顶多在人世间重报轻受。

所以你看有些人他一修行,越用功,业障越现前,这个是好事情,表示你过去重大的罪业,因为你心念的改变把它逼出来,逼出来以后把业障消掉,这是好事情!

说实在你的思想没有真正的转变之前,业障是不会逼出来的,那是真的。

思想要达到真的脱胎换骨,思想真正的改变,你的业障才会逼出来。

这是我们说的「破和合识,断相续心」,破除业计颠倒,这样子你才能够在轮回当中,找到一条新的光明,否则的话,我们就是本经说的「于尘劳中,法尔轮转,此辈名为可怜愍者。

」被妄想的力量一直牵动,就很难出离。

古德说:前面的「汝今应知」是偏重在人身难得,这一段的结释偏重在佛法难闻。

海公他在这一段经文说:佛陀出世,正法时代的印度有三亿人口,有一亿的人口没有听闻佛名,没有听闻正法,跟佛陀同一个时间出世,也生长在印度,从来没有听过释迦牟尼佛的名称,也没有听到什么叫正法。

有一亿的人只听闻佛名,不闻正法,只有一亿的人,能够听闻佛法又知道佛名,佛世的时候尚且是三分之一的人听闻正法。

喜欢净界法师【楞严王三昧】要义请大家收藏:(yg)净界法师【楞严王三昧】要义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