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第三十讲(第4页)

对我们来生来说是影响很大的。

子四、明行阴即藏性

【图二】

好,我们看第四段,“明行阴即藏性”

前面的“想”

当然是第六意识。

这个“行”

,圆瑛老法师说它偏重在第七意识。

这个“行”

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一种造作迁流,它是不断不断地活动、不停止的。

所以,事实上整个行阴的主要功能就是思心所,就是它能够驱动身口去造作善业跟恶业,这叫作行阴。

整个业力的产生是行阴。

当然,这个行阴其实受了第六意识这个“想”

的影响,你怎么想你就怎么去造业,是这样子的。

好,我们看经文。

阿难!

譬如暴流,波浪相续,前际后际,不相踰越,行阴当知亦复如是。

这个行阴,佛陀在这个地方是用暴流来作譬喻。

就是说,比如一个高山当中有种快流动的水流。

这个水流的波浪是相续地流动而不停止的,而且它前面的波浪跟后面的波浪互相不越。

后浪推前浪,前浪带动后浪,一个波浪、一个波浪不会越的。

“行阴当知亦复如是”

,我们内心的造作、内心的造业功能也是一样,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它是不停止的,而且不会有前后的错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们看佛陀对这个业性、这个行阴的说明。

阿难!

如是流性,不因空生,不因水有,亦非水性,非离空水。

身为一个在虚空当中的暴流,它这个流动之性是怎么来的呢?“如是流性”

,高山当中这个瀑布,它这个能量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不断地流动呢?这个流动之性是怎么来的?它不是虚空而生,也不是水中自然而有,不是水本来的性质,但是也没有离开虚空跟水。

不从空生,也不从水生,不是水的本质,但是也没有离开空跟水的相互作用的因缘。

我们看第二段。

如是阿难!

若因空生,则诸十方无尽虚空,成无尽流,世界自然俱受沦溺。

假设高山中的这种瀑布水流是虚空产生的,那么,虚空是随时随地存在的,这样子,世间上当产生无穷无尽的水流,整个世界应该因这么大的水流产生一种沉沦、没溺的情况。

就是说,虚空会创造水流,那么有这么多虚空应该有无量的水流,世界都被它所沉沦、所没溺。

这个不合道理。

事实上,这个水流也是局部的,并没有遍满,所以不是虚空而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