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第四十五讲(第4页)

的思想。

身为一个二乘法执重的人,提出这个观念是可以理解的。

总而言之,两种疑惑都是对真妄不二的思想产生了疑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好,把二乘人的疑惑牒出以后,我们就知道,其实整个后面的半卷经文,都是在回答这两个问题。

我们看辛三,请佛开示。

辛三、请佛开示

富楼那尊者讲出了二乘人心中疑惑以后,很恭敬地请佛陀开示。

我们看经文。

而我不知是义攸往,惟愿如来宣流大慈,开我迷云,及诸大众。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钦渴如来无上慈诲。

富楼那尊者讲出了心中疑惑,说,我现今是真的不能够了知这个性相二义,所谓的真中有妄、妄中有真。

一念心性能够变现万法,一心而产生万法,万法又能够产生一心,这个心跟法之间是不二的。

这个观念我实在是很难理解。

对这样的一种真妄不二、性相圆融的道理,这样的一个宗旨,它的趣向,实在是很难能够融会贯通。

惟愿如来世尊能够依止大悲心,来为我等广泛地宣说,来开示我心中的迷云,乃至于整个二乘无学之人,来破除我们心中的疑惑。

作是语后,富楼那尊者就五体投地,心中怀着钦慕、渴仰的心情,来等待佛陀慈悲的开导。

这个地方,古德的注解上说,富楼那尊者讲出这句话,说明他这个人是有自知之明。

佛法是很忌讳增上慢。

也就是说,你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

基本上,佛陀在开导二乘人的时候是为实施权。

佛陀在讲小乘法的时候,并没有把整个生命的全貌讲出来,只是讲到诸法是无常无我的,从无常无我当中而证得我空真如,趋向偏空的涅盘。

对于我们这一念广大的现前一念心性“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并没有广泛地开显。

也就是说,佛陀在小乘法当中只是引导他们怎么从有为法而悟入空性。

这空性怎么出来,怎么从空出假,这个教法佛陀并没有宣说。

所以他们自然是产生了障碍。

我讲一个小故事,诸位体会一下。

这个讲到“国王的名言”

说古代有一个国王,非常的贤能,每天处心积虑要造福老百姓,设立很多的制度,也帮助很多的弱势团体,做了很多福利大众的事情。

但是众生的心是有各式各样的想法,所以,他怎么做都有人去赞叹他,怎么做也是有人毁谤他。

他觉得非常的苦恼:我怎么能够让大家都满意呢?有一天他睡觉的时候,有一个老者,白苍苍的一个老人家,就告诉他说,你要让大家满意,有一句话你要记住,这一句话你能够实践它,一定会让大家都满意。

这个国王听了以后非常欢喜。

听了这句话以后,他醒过来,欸,把这句话给忘掉了。

忘掉了以后说,哎呀,糟糕,这句话是让我离苦得乐、趋吉避凶的法宝,怎么忘掉了呢?这个时候他就倾他所有的财产,去做了一个世界上最大的钻石,昭告天下:哪一个人能够把我梦中的那个名言找出来,解除我心中的痛苦,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满意我,我把这个钻石送给他。

后来有一个在山中修行的老者,听到这个传闻以后就走下来,持大悲心来到国王的面前,说,国王!

请你把那个钻石拿给我。

他说,你知道答案了吗?他说你先把钻石给我。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