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第六十六讲(第2页)

前面的“尘色既尽”

,只是从存在的现象观察它的生灭变化,而证得没有一个主宰的自我;而“妙色密圆”

,更进一步观察色身最初的根源:你从什么地方来?最后结论是:“性色真空,性空真色。”

只就是一念心性,本来具足而循业现。

所以这个地方,他从回光返照、正念真如,探讨这个色尘的本元当中,就悟入了我们众生本具的如来藏妙真如性,所谓“妙色密圆”

所以,“我从色相,得阿罗汉”

这个是从迹门上来说,我刚开始是从色尘的生灭变化证得我空,而证得阿罗汉果。

总结,“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色因为上。

现在佛陀问我修学圆通的法门,那么正如我自己所修所证,以色尘为所观境,我个人认为是最为殊胜、最为无上。

这个是观整个色尘的过程。

壬三、香严观香

这个地方是讲到香严童子,他观的是香尘。

前面两位比丘都是先证得我空,然后再入到二空,最后再回归到一念心性,它有它一定的次第。

但是香严童子跟药王、药上就不太一样,他们都是大乘菩萨,就直接地正念真如,直接地返妄归真,没有经过小乘的迹门。

我们看经文就清楚。

先看第一段,“静处闻香”

【图一】

香严童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闻如来教我谛观诸有为相。

我时辞佛,宴晦清斋,见诸比丘烧沉水香,香气寂然,来入鼻中。

这个地方讲到他过去修学圣道的一个因缘。

香严因为过去在因地的时候是观察香气而成就圣道,所以叫作香严。

“童子”

指的是他这个人内心特别的纯洁而无邪,叫童子。

他就从座位起来,顶礼佛足而白告佛陀说:“我闻如来”

,我曾经听闻如来的教诲,佛陀教我要如实地观察“诸有为相”

说,你要成就圣道,你绝对不能够离开有为的假相。

虽然真理不是相状,但是你的过程一定要借假修真。

所以佛陀说,你要修学圣道,那么圣道在哪里呢?圣道只就是在你的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的有为诸法当中去观。

这是佛陀一个总相的观察,拢总地说明整个有为相状都是我们的所观境。

前面是讲总相,这以下讲到他个人在有为当中所选择的一个别相。

“我时辞佛,宴晦清斋。”

我听到佛陀说,原来这个圣道的真理并没有离开有为相,我知道这个道理以后就知道怎么用功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