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梅却是打定主意了,一边拉宋心武去吃午饭,一边劝他,“光开小卖部可能不怎样,但你看这附近,早点铺子那么少,咱们开个早点铺子,生意肯定不会差到那里去的。
左边是小学,有些低年级的,家长送孩子来上学的时候,有那要上班没来得及做早饭的,有那早上不想动手的,都会来吃一顿。
再一个斜对面是医院,天天人来人往的,想吃个早点都不容易,咱们这开了,正好方便他们呢。”
“等毛毛生下来,叫妈帮我们看孩子,咱们两个正好可以做这个。
摊个葱油饼,或者是包那大个的韭菜盒子,配着稀饭,而且馄饨面条也可以做,也难不倒什么的。”
张红梅笑着打趣,“你不是要给我拉大院子,安大铁门的么,咱们做这个早点生意无非就是累点,可总比你去外面打工强,不然我和孩子一年只能见你一两面,我可……舍不得。”
明明是打趣宋心武,说到最后自己倒有点不好意思了。
宋心武看着媳妇白嫩的脸,嘴角忍不住翘了起来,“我想想,想想再决定。”
虽然觉得媳妇说得有道理,可是一来自己和媳妇都没做过生意,有点不放心;二来,早点生意真不是那么好做的,不是像家里做一点点方便的很,一大早上要做许多,那是天不亮就要起来忙活的,毛毛小,红梅真不一定能扛得住。
两人没去吃那家的馄饨,走了老远,才找到一家做面条的。
夫妻两人一人点了一碗面条,宋心武多要了个煎蛋给张红梅。
店的位置虽然不大好,但因为正好是吃饭的点,倒也坐了五六桌子人。
两人等了差不多有十五分钟,两碗热气腾腾的面条才端上来。
张红梅吃了一口,又挑了碗里的面条给宋心武看,用口型说:“你看,这面条也不多,还卖一块钱一碗,成本才多少?”
又悄悄示意他去看店里吃饭的人,“你看,这店位置偏,又不是什么节日,中午也有这么多人吃饭,肯定是赚的。”
宋心武点点头,压低了声音说:“而且,这面条没你做得好吃。”
张红梅笑,那是肯定了,自己最喜欢吃的就是面条了,读大学那会儿的寒暑假出去旅游,每到一个地方就要尝尝一个地方的面。
什么苏州的汤面,河南的烩面,四川的担担面,武汉的热干面,她都吃过。
自己又是个热爱下厨的人,各种面食都仔细研究过,又根据自己的口味在几种面上稍微改动了些,穿越来的这段日子,偶尔心血来潮了,也会叫宋心武擀面,自己露一手。
根据这边人的口味,几次的试验,现在做的面可是家里人都爱吃了。
而他们现在吃的面,不过就是下水过了下,油盐一放就盛出来了,自然是不大好吃了。
吃过午饭两人回旅社午睡,而宋心武也用一个中午的时间下定了决心,听媳妇的话,做早点生意去。
顶多就是自己多辛苦一些,起得再早一点,把事情做差不多了再叫媳妇起来。
午睡醒来后,宋心武就拉着张红梅去交房租,张红梅笑道:“那老伯可能还没问到主家呢,再等等。
你先去前台再交两天的房钱,咱们后天再去找老伯交房租。”
她是知道宋心武的,整个就一大憨脾气的人,别说能看出那老头虚抬价钱了,就是叫他讲价说不定都不好意思。
那房东的主人既然托邻居帮着出租房子,又怎么能不给点好处呢,肯定是给了个最低价,然后叫邻居自己去出价,多余的就当那邻居的辛苦费了。
漫天要价,就地还钱,搁在什么时候都适用。
她当时一句能不能少点就试出来了,想来那房东给的价格也就在八十块钱上下。
她这边拖个两天,那老伯一着急,就能说个诚心价出来。
而且正好趁这两天的机会,先熟悉熟悉四周,看看一些该买的东西要去什么地方买,尝尝附近饭铺子里头的饭菜,为以后的生意做做准备,也叫宋心武回趟老家,把席子被子还有些生活用品拿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