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科是朝廷需要用一些特殊的人才,便会额外增设的科举考试。
时间虽不确定,但却是个难得的机会,尤其是对于那种科考无望却有偏才的人来说。
这消息是昨儿她从伯爷那里听来的。
虽然不知道伯爷是从何得知,不过看他满脸笃定,她还是决定提醒一下自家书苑,提早准备准备。
“安人!
这消息靠谱吗?这是好事儿啊!
天大的好事儿!”
常心远高兴疯了,向她佐证。
濮琼枝摇摇头,示意她淡定,“暂时还不确定,但是咱们可以筹备。”
“好,这事儿我一定和山长、诸位夫子说明。”
常心远神色凝重了几分。
若这消息是真,那书苑内又多了几个可栽培的好苗子。
她们书苑办的艰难。
能走到今天不容易,全是大家卯足了劲,顶着外头的流言蜚语坚持。
“此事莫要往外说。”
濮琼枝给她点了一句。
常心远自然知道,这种时候谁先得了消息就占据先机的事情,肯定得憋在肚子里。
随后,二人来到书苑的后院。
那里濮琼枝让人开辟出一处演武场,供武举的学子们习武用。
其余的孩子们每隔几日也会抽出空来习武,权当是强身健体也是好的。
今日武举学子们考试——骑射、步射、举重等。
照理来说,武举还要考兵法,不过这些濮琼枝也不懂,只是听了个乐。
不过濮琼枝今儿也算开了眼。
瞧这些学生是百步穿杨,众人连连叫好。
濮琼枝边看边点头,忍不住赞叹,“果真是好本事!”
“这些人都是庄稼人,力气大的很。
这些本事都是他们糊口的看家本事。
只需要加上一些技巧,自然相得益彰。”
一旁的武学夫子瓮声瓮气解释道。
濮琼枝点点头,“今儿诸位费力气,也实在是辛苦!
得吃些好的补补!”
她笑着让晏儿去交银子,给这些学子们加餐。
观考结束后,濮琼枝还听骆山长说了些关于南宫嘉玉的事情。
“安人,不瞒您说,嘉玉是个天资聪颖的孩子。
他天生开窍,很快就能理清事情的本质到底如何。
只是,想起您先前同我说,希望他成为一个正人君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