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要做亲,也是荣家上赶子来咱们家求淑,凭咱大女的品性,用得着上赶子巴结他们么。
平常咋办现在还咋办,他们家要挑理更好,省的咱们在这犯难,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的。”
李菊花一听心里也不得劲,一儿一女都是难得的好孩子,哪个不好都是扯她的心呢。
可能怎么办,他们家一升斗小民,沾上钱权二字只能干瞪眼。
换人家里不过屁大点事,可能就是一句话一点小钱儿就能解决,可他们都要难掉大天了。
李菊花转身撅腚去掏她那已经褪成旧色的陪嫁箱子,小心翼翼的捧出里面一个小木匣子,哗啦一声把里面的零散银子和一些大子儿全倒了出来。
一个一个一块一块的仔细的数了又数,不到十八两!
要放前两年,这可是家里想也不敢想的巨款,婆婆和她都是药篓子,家里没有赤字已经是菩萨保佑了。
婆婆去了,她的身子也渐爽利,一家人早出晚归省吃俭用的,还有豆皮儿捎回来的月例钱儿才存了这些银子,就是打算给老大豆皮儿赎身的。
豆皮儿当年卖了十二两银子,这些年在主家吃用,上回黄姜侧面打探了怎么也得三十两才能放人。
三十两他们家认可,当年十二两救急,借高利贷不用一年就得滚到三十两,何况这都小十年了。
只要再卖卖力气,好好干他个一年,这钱肯定就攒够了,再找个有份量的人朝那头主家说说话,豆皮儿肯定就能回家。
当初他们想的也是找荣家帮忙递话,不然他们一个平头百姓能认识什么有份量的人物,还想着幸亏有这么个好邻居而庆幸着呢,谁知道又除了荣家提亲这么码事。
真是算的没有变的快,李菊花悲从中来,捧着脸压抑的哭了起来。
“都是我这破败的身子连累了孩子。”
当年不是没想着法解脱,可都被儿女的眼泪和那一声声的娘拉了回来,她舍不得孩子们舍不得这个家,她活着死了都是拖累啊。
“瞎说什么呢!
他们都是孝顺孩子,再说一家人整整齐齐的苦点又有什么。
不许你再说这丧气话,忘了那年俩丫头要跟你一起去的时候了,别弄的孩子们又难受了。”
黄姜是感情不会外露的人,但心疼妻女却是实打实的,他揽了下妻子羸弱的肩头,拿他满是老茧的大手笨拙的给她擦拭泪水。
李菊花眼泪越擦越多,可心里却是幸福的,她说:“是啊,他们都是懂事的孩子,我这辈子值了。
我就算干不动活也能多做顿饭补几件衣裳,多疼疼他们,我不能总是唉声叹气的给孩子们拖后腿。”
想当初儿女们撕心裂肺的哭声至今记忆犹深,是啊,儿不嫌母丑,没娘的孩子是跟草啊。
如果她和这个家任何一个人互换角色,她也是不离不弃只希望一家团圆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