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家的仆人都是调.教多年,很多都还是家生子,和秋儿这一比,居然也比不出好来。
看样子秋儿不止有胆气,就是家里的事上也很有些本事,薇儿早早离开了她,后母也是个笑面虎,真不知道她都是从哪学来的这些掌家之道。
两人原本悬着的心终于彻底落回了原处,柯芸都想将才满十岁的小女儿送到会亭来和秋儿学着点了。
以夏家的家业之大,将两姐弟这么扔在外边他们心里首先就过不去,要是嫡庶有别,不是一个娘也就算了。
可他们三兄妹明明是同一个娘,唯一的妹妹(姐姐)在外受尽了委屈,扔下两个孩子撒手人寰了,做为娘家人。
他们自然是要顾着些。
可他们那么一大家子,哪敢轻易冒险,苛芸甚至还暗暗担心秋儿会找去夏家,给夏家带去麻烦。
可人悄不吭声的在会亭扎下了根,根本没想过要投靠他们。
这么一来,他们本就愧疚的心便越发的偏着秋儿了。
后来薇儿出事,念儿的去向也让他们大吃一惊,一开始还担心两姐弟会处不好,现在看着却是远远要出乎他们预料
算起来,秋儿竟给夏家免去了好几次麻烦,要说她有意要疏远夏家也不像,来往的信件从两年前便从未断过。
称呼上更是不打半点折扣。
该怎么喊人就怎么喊人。
哪怕是信里小女儿添上几个稚嫩的字,她也会认认真真的单独给她回。
想着自己三个儿女居然都和这个从未谋面的表亲亲近,柯芸便觉得有意思。
也是从这些事里,她看出了这外甥女的厉害。
然后打定主意要交好。
哪成想,她不声不响的又给小叔找了那么一门贵亲,这要是新媳妇进门,他们得谁拜谁?以后夏家还有她说话的份吗?
秋儿像是知道她的担心似的,特意给她写了封信,将伏小姐的性情一一告知,随后不久小叔写给家里的信彻底打消了她的疑虑。
若是他们都在会亭落居了,以后远远的处着,她的那些担心不都是多余的了吗?
可夏家,却是实打实的成了城主的亲家,攀亲带故的,谁还敢说夏家以后还是纯白衣?
胆子大的,着一身锦衣也不算没规矩。
而这些,却是秋儿给夏家带去的。
出来前公公说要将夏家的家产分两姐弟一分,虽然这事轮不到她说同意不同意,可心里,她是半点意见没有。
夏家几代经营,家产颇丰,就算分了一分出去他们长房能分到的也不少,和钱财相比,有些钱财买不到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