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这庙里,除了法航而外,只有两个小和尚,一个老和尚,常
在佛堂上念经,其余还有两个做粗事的和尚,只在厨房里,不到前面来的,所以这
庙里格外清静。
吴碧波也曾问那法航,说是这一所大庙,何以只这几个人?法航道:
“这庙里本来有七八个人,只因为他们不守清规,我都把他们辞走了。
我们要不在
外面张罗斋醮,这几个人尽够管理这所庙的了。”
吴碧波心想,出家人本来要清静
的,这话也有道理,也就不以为怪。
他在这庙里,一住就是一个星期,也替法航抄
写了些经文。
倒是法航招待的很好,餐餐的素人食,办得很精致,什么口蘑啦,面
筋啦,那都不算希奇,只有那本庙菜园里,摘来的新鲜菜蔬,茄子觅菜白菜之类,
现摘现煮,这种口味,住在北京城里,是永久想不到的。
那法航又把他们湖南寄来
的雨前茶叶,天天给他泡着喝,也是不易得的。
吴碧波坐着烦腻的时候,也常常踱
出庙去,找个树荫底下乘凉,看看西山的山色,或者找老和尚谈谈天,问些佛门的
规矩,也很有趣。
这老和尚名叫性慈,年壮的时候,各大名山都已去过,现在年老
多病,而且耳朵又有些聋,所以只跟着法航,管管佛殿,其余一概不问。
吴碧波倒
觉得这和尚是个有根底的人,很喜欢和他说笑。
有一天正午的时候,吴碧波走到正殿上来,又来找性慈,却不见他。
就是两个
小和尚,也不知哪里去了。
他就由正殿上踱过阶檐来,忽看见那东配殿,往常不开
的院门,已经虚掩着了。
心想:“我到这庙里来了许久,这东配殿还没有进来过,
却要看看这里面,比西配殿如何?”
便顺手将门推开,侧着身子进去。
这里面一样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