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初一,抹云楼把“三月半,介褔班,赵盼儿风月救风尘”
的墨字贴在楼外,路人纷纷驻足观看。
三月初五,清虚观的道长来访,向林庆福道:“上次你求签,‘不须着意求,自有奇逢应’,如今可不是应了么。”
林庆福知道他指祝双成的事,连忙给香火钱。
三月初九,大师兄跟着林庆福四处沿街递帖子,回来一脸笑容:“朱家,陶家,权家,达鲁花赤老爷,还有赵王府的小王爷都收了帖。
再加上钱家,齐了!”
三月十四的夜晚,程笑卿扶醉归来,口中兀自道:“我夜观天象……明朝……东南风……”
一眨眼就是三月十五。
天还未亮,三秀一行人便赶着驴车,拉着数笼行头往抹云楼去。
三秀不忍把瓶娘独自抛在家,就用脂粉把她换了个面目,一趁带来。
往日繁华街衢一到清早便是空空荡荡,只有几个卖菜小贩早早挑菜等生意,未免有些阴森。
瓶娘紧张地攥着三秀的手,不敢说话。
三秀便笑盈盈看着她。
车子安静地前行着。
忽然,远处一阵达达的马蹄声自后方而来。
众人还没来得及回头望,一匹火红的神骏便窜到了驴车前面,挡了众人的路。
如此一清早便在大路上驱马奔驰,介褔班众人心中都有些不痛快。
待众人定睛一看,那马鞍上端坐着的竟是一位女子。
看那女子衣着,分外华美,明艳照人,家世显赫自不必说。
那女子还特地回头向众人一笑。
众人心中恼火,却不敢言。
连一贯伶牙俐齿的三秀也只是张望了一眼,没有言语,似乎并不在意。
谁知那女子见了三秀,便直勾勾盯上了她,马蹄的速度也慢了下来。
“三秀,她在看你。”
瓶娘拉了拉三秀的袖子。
“我知道。”
三秀说着又瞥了那女子一眼。
虽然只是一瞥,三秀却看得仔细:这女子也不过和她一般年纪,衣装煌煌然不亚蒙古小郡主,可那眉目却是汉人。
若是汉人的官老爷家里的,未必如此富贵,大抵是经商人家女儿。
也就不足惧了。
谁知那女子忽然“嗤”
一声笑了出来。
想是听见了两人的对话。
“你们是什么班子?”
她扬声问,眼睛却还看着三秀,等她回答。
“介褔班。”
三秀不卑不亢答道。
那女子脸上现出些须赞赏之色,随后转身骑着马悠悠远去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