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昨晚在山里过的夜?”
情绪平静些了,立即注意到他大清早回家这事。
“嗯。”
刘大郎不想提这话题,他怕媳妇想太多。
“先进屋吧,外面风大寒气重。”
“对,进屋咱们进屋说。”
季歌点着头,拉着刘大郎的手。
待进了屋,她麻利的先把火塘里的火堆燃起,往壶里添满水,挂到了铁勾上烧着。
“你先过来烤烤火,我来收拾竹篓。”
“年货你都置办好了?”
见铁勾上熏着的腊鱼腊肉,刘大郎惊讶的问着。
季歌笑着归置竹蒌里的东西。
“对。
我跟你说,现在家里也有个稳定的收入了。
我熏的火焙鱼,二十五文钱一斤,卖到镇上的新悦酒楼。
已经卖了两趟,得了些钱我就办了点年货,也把粮食买足了,还买了点窗花剪纸之类的喜庆物,咱们过个丰盛点的年。”
“媳妇你可真厉害。”
刘大郎憨憨的笑着,眼睛亮亮的,充满着欢喜。
“我买了两斤五花肉,还有三斤肥肉,半斤鱼干,半斤干贝,还有点果脯和瓜子。”
说着,他又在怀里掏了掏,拿出一个钱袋。
“这里还剩三百二十六文钱,你收妥当了。”
季歌也没矫情,把钱袋收进了衣兜里。
“现在天冷,搁几天也没事,这五花肉咱们就不熏了,今个早上就做三鲜馄饨,我去和面。”
虾皮猪肉鸡蛋都有,正好大郎也回来了,得做些好吃的给他尝尝。
“好。”
刘大郎乐滋滋的想,光听名就觉的特别好吃,还是媳妇好。
季歌边和着面边说“对了。
花伯俩老随着儿子搬离清岩洞了,入冬前的事,搬到了松柏县,你知道是哪吗?走的时候,南边山坳里的半亩地给了咱们,花伯还细心的教了二郎怎么种地,又给了鸡鸭各一对,还有一个石磨一套农具等等,零零散散的给了不少呢。
这情得记着,往后有机会,还能住一块了,得好好孝敬俩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