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萌有木有!
☆、第七十回
皇帝似是十分满意闻人语带来的效果,略一颔首,笑容好似带着几分亲近,平声道:“爱卿一路收获颇丰,不与诸位说说此行所得。”
闻人语应声:“是。”
随即语气平缓,将江北一行所发生的事一一道来。
“江北气候干燥,平日极易燃起明火。
所谓天火之灾,只是有人借用明火起事,用火油助燃,使得百姓受灾。
几处村庄受难,江北总督未有任何作为。
且,受难村庄青壮年大多随一个无名势力离去,只余老人孩童和女子留守,无法挽救。
后又有言传上天明训,以碑文示警。
草民则在石碑出土附近发现火雷踪迹,基本可确定,此乃人为。
再有村落附近曾有军队驻扎痕迹,去向不明,人数不明,望皇上明察。”
这些早在见皇帝第一面时就已经说过,皇帝又让闻人语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再说一次,也不过是来敲打那些心里有弯弯绕绕的大臣。
至于碑文所刻的东西,以及放置石碑的人,皇帝心里自然有自己的估量。
毕竟暗卫把他想知道的已经全数说了。
皇帝眼眸微眯,扫视下首一众大臣:“诸位爱卿如何看?”
这时候谁敢说话?设计逼皇帝立太子,碑文看似是预警,实际上则是在陷害二皇子。
如今二皇子基本成了板上钉钉的储位人选,害了他对谁有好处?这时候说什么都是错的。
更何况,有军队出没,又使大批百姓受难。
怎么说,也不是一件小事。
众人低着头互相交换了眼神,却谁也不敢往出站这一步。
段天谕暗中与闻人语对视一眼,出列一步,坦然道:“父皇,依儿臣所见,天警一事不过是为了扰乱民心。
百姓只要吃饱穿暖,便不会在意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与其纠结于此事,倒不如以安顿百姓为先。
除此之外,当紧要查的,是关于那些军队驻留的痕迹。
江北总督手握兵权,却不得私自调动。
村落中出现的军队,定然不会是我瑜国大军。”
这话绝对是说到了皇帝心坎里。
坐在高位上的人,最忌惮的便是握有兵权的人。
江北总督已经落马,但那军队的去向却还是不得而知。
只是这话由段天谕说出来,却有了几分异样。
做了几十年皇帝,还不至于单纯的只看到表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