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和仇嬷嬷带八个媳妇婆子、八个男子送去,到日子再原班人马接回来,做足千金小姐的派头。
她又让把两个护身符明天拿去庙里开光,正好能赶上后天黛玉过去。
一切安排完,恰好林如海回来,三人仍是一处吃晚饭。
黛玉回去歇息,江洛和林如海反省:“头一回做父母长辈,真是糊涂了,竟把学针线的事忘了。
只是黛玉每日上学读书,回来还要做功课,已没多
少空闲。
再添一个针线……”
——大姑娘是专心读书,还是加一门“大家闺秀必备技能”
的课程,请领导给点指示?
林如海一时不能决定。
拔步床里点了许多灯烛,都用灯罩罩起,以防起火,方便江洛躺坐读书。
身边林如海久久不说话,手里的书有些晦涩难懂又不好现在问,还已洗漱完毕,换了睡觉的衣服躺在床上——
靠在林如海肩头,江洛睡着了。
她睡得眉目舒展,没有一点心事。
昨夜她便是这样坦然。
那件事似乎没在她心里留下丝毫痕迹。
林如海心中颇为纷乱,轻轻拿走滑落到她腿上的书,抱她躺好,给她盖上锦被,叫丫头们撤了这里的灯烛,也躺在她身边。
夜里凉了,她月事里更有些畏寒,林如海便拿手捂住她的小腹,头靠住她的脸,半晌,出轻微一声叹息。
-
八月初二,贾母盼来了大半年没见的外孙女。
七个月里,林黛玉不仅长高了一寸,面色还似乎比在贾家时红润了些,双目有神眼中清亮,显然日子舒心顺意,看得贾母既高兴,又不免难过:黛玉在林家,竟真比在这里高兴。
在这里和她住,让黛玉受了许多委屈吗?
林黛玉又送上寿礼,是一个她亲手打的,算不上十分精致,却用足了心的万寿如意结。
贾母看了又是笑,又落泪,说:“你娘七八岁的时候,也送过我这样一个结子!
我戴了两年,你娘长大,死活不许我再戴了。”
林黛玉想看母亲做的东西,贾母便忙叫丫头去找:“收在里边高柜最顶上的抽屉里,一个花梨木匣子,小心些拿。”
王嬷嬷趁机笑回:“姑娘总想着,不忍心紫鹃姑娘常在我们家,离了父母亲人,不如就趁今次留下吧。”
贾母生不起一点气,点头和黛玉道:“也好。
你的屋子我都留着呢,她在这,你来了照旧服侍你。”
紫鹃过来磕头。
大丫头鸳鸯找来了贾母说的匣子。
祖孙俩一起打开看,一匣子都是贾敏昔日做的结子荷包等小东西。
果然有一个万寿如意结,上面坠着一个青玉小葫芦,做工不算很细,一看便是不满十岁、女红还不熟练的女孩子做的。
且
不但样式相同,连结子的配色都与林黛玉今次送来的十分相似。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