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终于走了,我刑满释放,别提多开心。
从此以后烦死过年。
我转眼到了该上小学的年纪。
妈妈的单位提前俩月给我发了一个小书包,棕红色的人造革,两个黑色小暗扣,可好看了。
我每天把铅笔削好装进去,盯着路上背书包的小学生看,别提多羡慕!
附近两个小学,我妈拿不定主意该上哪一个,就写信问我爸。
十几天后,他的回信到了,寄到我奶奶家。
那天晚上,大家一起打开信来读,那是我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我的命运由他决定。
信上说,女孩子应该多学习针线和家务事,花钱学了知识也是带到别人家,家里经济不宽裕,就不要上了。
我透心凉。
那天晚上大家都没说话,各自回去。
我担心得睡不着,问我妈:“他不让我上,怎么办呢?”
我妈说:“没事,国家规定,九年义务教育,小孩子到年龄不上学,警察就把爸爸妈妈抓起来。”
我这才一颗心落回肚子里。
唉,我奶奶家就是这么高看男孩子。
我奶奶娘家,解放前是万滩镇排名第一的大地主。
到她这一代,姊妹五个,没有男孩。
我奶奶最得父母宠爱,就给招个家里的长工做女婿,在城里买房置地,靠半条街的房租过日子。
她最大的心愿,就是生儿子。
她一生有八个子女,五个儿子、三个女儿。
若不是我小姑赶上了义务教育时代,估计这三个女儿都不认字。
五个儿子,却都受了很好的教育。
我爸排行老三,上面两个哥哥,下面两个弟弟。
按说,他应该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那一个,偏偏,他成绩最好,一下成了最被瞩目的那一个。
我奶奶家有很多让人窒息的操作。
比如,大年初一吃饭,女的要去小厨房;初一上午行完叩拜大礼,只给男孩发压岁钱;为了体现孝道,我奶奶喝中药时,旁边的晚辈要先尝一口……这些事,在当时那个年代,是无比合理的。
我却觉得,他们家的房子都散着让人透不过气的霉味儿……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