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第18章 明枪暗箭(第2页)

对于当世读人而言,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哪怕山高路远、世道险恶,也阻挡不了他们。

可是崔琰选择放弃这一次的机遇。

不是因为恰逢帝丧,通关用的符传被严格限制,而是因为刺客一事,他放心不下比他小了岁的叔叔。

在幕后黑手落网之前,他不愿意离开洛阳。

原本因为求学的事,何进的辟召崔琰肯定是要拒绝的。

可如今他既然决定留在洛阳,接受何大将军的橄榄枝,入朝为官就成了再自然不过的事。

这也是当今绝大多数士子的想法。

纵然何进以前是个屠户,出生贫贱,叫很多士子他不起,但是谁让何进有个当皇后的好妹妹,带他坐上权利的巅峰呢要想做官,还得先过何进这个坎,更何况,比起和他们仇红了眼的宦官,何进勉强算是他们这边的人,应他的辟召入仕为官倒也无妨。

这些士子自小饱读圣贤,为了就是一展宏图,替朝廷效命。

至于挂在何进名下,是否真的认同他、为他服务,这就不好说了。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听到崔颂不愿出仕,崔琰自是免不了惊讶一番。

但他很快就想起当初崔颂对何进的评价

多勇少谋,行事鲁莽,不足与谋也。

这一评价,老实说,崔琰觉得有点过了。

何进虽然宥于出生,不善远谋,但他从一介草民成为权力中心第一人,又得到名士杨赐的亲眼,拜其为师,终究不是蠢人,甚至可以称得上机敏。

崔琰实在不能明白,为何自家从父会对何进抱有这么大的偏见,认为他“不足与谋”

如果崔颂能够听见崔琰的心声,他大概会默默吐槽作为一个早死的炮灰,被史的春秋笔法一勾勒,谁知道真实的何进是个怎样的人啊

包括他在内,大部分现代人对何进的印象,都停在“不听劝一意孤行结果嗝屁还引狼入室放董卓进来”

的无脑形象上,至于其中是否有内幕,何进本人是聪明是愚蠢,一概不知。

因此,出于先入为主的观念,崔颂对何进的评价就是那十二个字。

而崔琰,出于对自家叔父的拜服心理,不由开始怀疑自己人的眼光,心想何进或许真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起来机智其实脑子里住着一条虫,时不时发作一下,做出掉智商的事

毕竟他家叔父都嫌弃的不愿做官了而叔父人一向精准,这何进,该不是真的有问题吧

崔琰开始对何进持保留态度。

崔颂丝毫不知大侄子内心的复杂活动,他想尽办法,劝说崔琰去北海求学,不要为他担心。

断人学路无异于谋财害命,要是因为他而让今后正直威严、万众敬仰的崔琰断送了向名师求学的机会,以后每天晚上他都别想睡着了,辗转难安就是唯一的写照。

但让崔颂头疼的是,任凭他说破嘴皮,崔琰仍然固执己见,以他的安危为重,不愿离开。

一如历史上所描述的那般,耿直得叫人无言以对。

虽是有些纠结崔琰的死脑筋,可崔琰毕竟是因为不放心他才会如此,崔颂多少有些动容。

最终,崔颂实在没办法了,只得又一次开启忽悠的模式,胸有成竹地表示凶手就是蹇硕,立出论据一二三四,而现在蹇硕已经死了,没什么可担心的。

谁知道一向对他的话深信不疑的崔琰忽然就不吃这一套了。

崔琰虽然觉得以叔父的才情品德,想要杀他的,除了有旧隙的蹇硕外应当没有别人,可崔颂在这个节骨眼上劝他离开,怎么都像是不想连累他,要他离得越远越好。

崔颂只想来个咸鱼趴。

忽悠行不通,他只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边自信地表示“我心中有数,季珪大可放心”

,一边半真半假地指出问题所在求学机会难得,真为他耽搁了,他这个做叔叔心中该有多难受崔琰不放心他,可他也挂心崔琰的前途。

为什么不彼此退一步,给对方更多的信任呢

话末他还加了句若入何将军的帐下,必然是走不远的。

当慎思慎行,抓住难得的机会,去郑公处受学。

见崔琰露出动摇之色,崔颂再接再厉,又把“蹇硕就是幕后黑手”

的观点拿出来嚼了又嚼,有理有据,说得连他自己都快信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