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貂蝉,不免让人想起三国演义中著名的离间计。
而历史上的吕布确实也是因为与董卓的侍女私通,与董卓嫌隙更深。
既然真的有貂蝉这一号人的存在,若想除去董卓,最快的方式便是顺水推舟,推动历史的进程。
在崔颂来,三国中最擅长离间计的,非贾诩莫属。
可惜贾诩此人深谙自保之道,对他没有好处的事,他不可能去做。
如今贾诩算是董卓部下,想要借他的力除去董卓,难。
还有可能会被他反咬一口。
如此想着,崔颂与戏志才回到驿站。
戏志才道了句另有他事,再次踏门而出。
崔颂正欲回房小歇,却被人叫住。
来人是那名叫江遵的士子,仍是谦和的模样,端方有礼地朝他一揖。
说完几句寒暄的话,崔颂才从古代文人惯有的婉转含蓄中听出江遵的来意。
“君可曾拜访王温侯”
,崔颂一时没反应过来王温侯是谁,毕竟说到“温侯”
大家首先想到的基本会是吕布。
待江遵说了下文,崔颂才明白过来这所谓的王温侯竟是王允的代称。
原来,历史上的王允虽然没像演义里那样向董卓进献貂蝉,但因为曲意逢迎,很受董卓信任与重用,不但官拜司徒,录尚事,还被册封为温侯。
温侯这个封号仿佛自带毒性,两个温侯都没有好结果
江遵这话问的很有意思。
他一个身无官职、还未成年的毛头小子,问他有没有去拜访位列三公的王允作为一个国家的主要领导人,日理万机,若是随便哪个士子心血来潮都去拜访一下,王允还要不要干活了
因此崔颂猜测,江遵的意思大概是你有意向王允毛遂自荐,成为他的幕僚吗
这个问题让崔颂有些意外,虽然他也想过身为“名士”
向王允自荐,被征用的几率是多少,可他向不向王允自荐和江遵有什么关系
虽觉疑惑,崔颂还是如实答道
“不曾。”
江遵露出惊讶之色“以君之才,足以在王公帐下居一席之地,何以不至”
崔颂“谦虚”
道“承江兄谬赞,纸上谈兵之士,不敢到王司徒府上班门弄斧。”
已经到王允府上“班门弄斧”
过的江遵多了崔颂两眼,不确定他这是真的自谦还是在讥讽自己。
却见崔颂神色坦荡,不出一丝真实想法,江遵捉摸不透,只得收起那些隐晦的心思。
“所谓交浅言深,是在下莽撞了。”
江遵作了一揖,道别离去。
正准备听下文的崔颂
崔颂当然不是在嘲讽江遵,但他确实对王允无意或者应该说,在其他人面前,他必须对王允无意。
浪得嗨,死得快。
且不说他还没想好以自己的半桶水智谋要不要踩王允这趟浑水,就说现在的格局王允是什么人他可是站在权力中心的大佬,虽说是董卓事件的赢家,但他的同好可没有那么幸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