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然是一辈子的家人了,田恬也不是那种自私的人,肯定要为他们多想一些。
家里两个老的,父母之前被关在牛棚,回来后身体也一直没缓过来,断粮是万万不能的。
就像之前高原劝她那样,总有要为在乎的人多做努力,田恬渐渐的开始适应了下乡的劳作生活。
☆、第30章
随后的日子里,灾害日益严重,人力担水已经无法填补土地干旱的速度。
而且连续的超强度工作,很多壮劳力都开始撑不住,陆续有人生病倒下。
但是现在人都有钢铁般的意志,就算难受,也会坚持劳动,不会因为个人原因来拖累集体的荣誉。
但有些事情,不是想的好就能做的好的,仅剩的那些秧苗,也眼见的衰败下去。
领导一看这不行啊,前阵子刚向上汇报说粮食长势一片大好,上面还重点表扬了他们兵团。
在全国都减产、绝产的情况下,如果他们能保住一定的产量,那绝对能评上先进集体了。
经过领导们的多方研究,团里决定将渠水改道,放弃现在的山泉水灌溉,改引大河水。
自从今年春天,从山上流下经由各村,一直源源不断的山泉溪水就逐渐的变少,到现在基本干涸。
而人力担水,现在已经无法满足土地的需求,渠水改道势在必行。
只是柳河就不像山泉水这样弯弯绕绕的,想要将水引进田地,那可是个大工程。
一大队和二大队还好些,柳河就从村口经过,其他的大队,就要从一二队的渠接过去才行。
上面为了动员生产队员们的积极性,凡是参与挖渠的,都按一个半工分算,还管两餐。
工分算多少,那都得年底才能看到,光多管一顿饭这一条就能让大家甩开膀子玩儿命干了。
支书还把兵团分给他个人的福利拿出来,哪个生产小队能遥遥领先,当天晚上收工就奖励他们一个大西瓜。
能多领半个工分,还能多吃顿饭,田恬也心动无比。
不过她现在是生活组的,要想再回生产组属于人事调动,需要领导的批准才行。
“你想去修路?!
简直是胡闹!”
她这种荒唐的想法,让一向良善示人的高原,都忍不住想训她两句。
“农活你都拿不起来,还想去挖渠!
你老寿星上吊,嫌命长了吧!
那可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活儿,一个小队承包多少米,再平均分配到每个队员身上。
这可不像大集体劳动,能拖能靠,能偷懒,能耍滑。
你去,别沟没挖多少,再把自己埋那!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