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阳镇或许真的风水很好,明明只是一座容纳了两万多人的古镇,却在百年里出了那么多的猛人,旧元的三位将领,确保了在乱世也没有让自己的家乡陷入征战。
而大明的两位不世子爵之功,也让关阳镇周遭新建了座人口过千的村落,一番耕耘,保障了关阳镇的相对富裕。
它就像世外桃源一般,让人不敢想象竟是灾年战乱不断的山东境内,完好无损的古镇。
只可惜今时不同往日,这里不光几乎每个人的身上挂着白莲教的平安符,家家户户的门口也都贴着一张画有弥勒的开光符箓,求佛祖保佑。
看着眼前的画面朱棣一阵唏嘘,“想我大明严律治官,让利于民,有灾必救,有乱必平。
结果到头来,老百姓们不求朝廷庇佑,却信这些妖言惑众之辈,真乃我大明不幸。”
“正所谓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
既为邪教,花活自然少不了。
像他们那又是送粮送药的,又是选圣童,又是开光的,一般乡民怎招架得住?”
林川也算是给百姓说了几句软话,不然以朱棣的脾气,回去估计就要把此地定为邪教镇,以后的大明历史上,还有没有关阳镇就不是很好说了。
朱棣就此放下了幕帘,不屑再看,免得装病的自己,最后却把血压给真给看了。
林川却不以为然,一直留意着外面的异样。
这镇上百姓过得还算安稳,各家店铺都在开门迎客,人与人见居然都在鞠躬行佛礼,礼貌得如同一座城镇全部变成了修士。
而往来的乡民里还有一群身着粗布灰袍的僧尼,他们没有剃度,却挂着木制的佛祖,背着绣有白莲的布施袋,一边念诵着经文,一边走街串巷,当看见有人门口的弥勒符箓略有破损,便会主动上前帮助户主更换新的。
面对这样的和尚,户主也只能手结佛印鞠躬还礼,千难万难得掏出几个铜钱,放进他们的布施袋里。
某种程度上,这就是一种抢劫。
但面对如此情景,周围的街坊四邻没有一个敢反抗,并且还都虔诚的向这些灰衣僧侣鞠躬作揖,祈求赐福。
很显然,整座关阳镇算是被白莲教给渗透成了筛子,不光衙门不作为,百姓们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最搞笑的就是经过县衙时,林川看见了衙门的大门上也贴着白莲教的弥勒符箓。
林川都不敢叫朱棣来瞧,不然以他的暴脾气,估计要直接提刀跳进衙门,亲手把县太爷给砍了不可。
转悠了约半个镇子,林川突然叫了一声,“停车。”
萧何勒住了缰绳,将马车停在了马路中央。
作为侍卫,无名先行挎剑跳落马车,毕恭毕敬地掀开了帘门,招呼林川先行走了下来。
其实就在林川观察镇子的时候,他们又何尝不被镇民仔细打量着。
关阳镇不属官道,山东地界又不太平,鲜少有外来客商来往。
而他们那匹赤红的高头大马,一看就是马中极品,少说没有o两银子也下不来。
再就是他们的马车,车轱辘都用的是铁片包边,挂着帘布全是上等的丝绸。
正所谓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本镇上最富有的大户人家,也不曾拥有过如此奢华的四轮马车。
而当林川手持百折扇走下马车后,大家也无不艳羡,这是哪来的公子哥?生的模样俊俏,更是雍容华贵,那从头到脚的行头,随便扒拉一件下来,在寻常百姓家都能当传家之宝。
一些街边的莽汉,不由看得心生贪恋。
可当无名那锐利似刀的目光扫过他们之时,又是吓得众人不由打起寒战,不敢对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