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坳革命纪念馆是全开放式的。
山南县从一开始便没打算要卖门票。
陆天明了解到,这里曾经活跃着一支革命队伍。
人数最多的时候,达到过千人。
由于地形险要,易守难攻。
乌鸦坳的革命种子便茁壮成长起来。
上世纪三十年代,乌鸦坳革命根据地还创下了一个辉煌战例。
他们用了一天的时间攻打了山南县城,将反动派赶出了县城。
遗憾的是后继乏力,不得不在两天后退出县城,回到乌鸦坳。
这支革命的队伍在山南留下过许多故事。
一度让山南的地主富人闻风丧胆。
县史上有记载,当年山南县最富裕的一户人家,土地占了全县差不多一半还多。
这户人家姓郭,山南县老百姓都叫他郭先生。
郭先生是个读书人,并不像一些书里描绘的是个十恶不赦的人。
相反,他很善良,常常救济穷人。
乌鸦坳根据地有段时间没有粮食,更没钱。
于是领导便召集大家商议,准备去郭先生借钱借粮。
郭先生曾经给乌鸦坳革命队伍送过五百担粮食,同时送了五千大洋。
这让根据地一直没有动他。
现在缺钱缺粮,如果不想办法解决,革命队伍很可能就会散了。
商议过后,根据地派人悄悄上门找郭先生,提出借钱借粮的打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