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第16章 第十六章(第3页)

秋老虎来时,冰饮还能热销,陆母也已得心应手,因知道盈利颇大后,更是充满干劲。

陆辞花了点小钱,请钟元那群小伙伴们充当‘保镖’后,就彻底放下了心,不再亲自盯梢这铺面的情况了。

直到某日,陆辞收到了一封由邮驿的步递送来的自苏州孙家的书信,小小的宁静才被打破。

他收到信时,陆母正在铺席里忙着,陆辞与朱说则一边看书一边用着早膳。

朱说敏锐地觉,自打陆兄看到送信人名姓的那一刻起,就兴味十足地挑了挑眉,唇角微微扬起。

在陆辞穿越来前,怀抱幼儿、因新寡而彷徨无措的陆母,带着奁产回到娘家,然而才住了短短半个月,就差点被强行安排着嫁给个年愈七十的乡绅做续弦。

陆母无可奈何之下,只有以死相挟,选择远走密州。

而作为脱身的代价,属于她的那部分奁产中的那十二亩田,则被兄嫂寻由头占下了。

陆母一来是被父母纵容兄嫂欺凌她的举动伤透了心,二来也极有骨气,这些年即便过得再苦,也没想过回去求助过。

占尽便宜的那方,也顺理成章地对他们不闻不问,好似他们已死在外头一般。

碍于两地相隔颇远,陆辞之前纵有报复之心,也难以实施。

他还真没料到,对方竟然还能恬不知耻地送上门来。

陆辞将信三两下看完,便笑眯眯地问朱说:“接下来这两个月里,不知朱弟是要留在这为我看家呢,还是愿趁秋高气爽,随我乘那航船南下,往山灵水秀的苏州一趟呢?”

作者有话要说:注释:

1柳永的仕途之艰,实在一言难尽,目前只简单说几句:

因为他流连忘返于歌楼妓馆,创作靡靡之音,所以屡次考不上进士,即使有次好不容易及第了,吏部却也不被授官。

野史中说宋仁宗给他批了‘且去填词’的评语,而写过闺房小趣的歌词的晏殊亦认为他不够雅,也瞧不上他。

平心而论,柳永的词完全称得上是雅俗共赏,这评语显然有些偏颇,但真拿晏殊写闺情的诗词跟柳永的对比一下,一个是含蓄的暗指,一个是直白的浪子,区别还是很明显的。

晏殊的‘艳’词:

三月和风满上林,牡丹娇艳直千金。

恼人天气又春阴。

为我转回红脸面,向谁分付紫檀心。

有情须殢酒杯深。

再看苏轼的‘艳’词: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水殿风来暗香满。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攲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

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稍微端庄版的柳永‘艳’词: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