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委屈自己人讨好外人,无异于告诉外人可以肆无忌惮的跟自己人作对,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甚至是让自己人离心离德,变成一盘散沙。
一直以来都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这意思是说你不肯支持我,我也不会给你争取利益。
即便是有能力给,也不会给。
毕竟资敌的后果很严重,谁也不愿意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秦子玉学到了,怪不得即便是那些声名狼藉的人,只要达到一定的境界,都可以与美名远扬的人并驾齐驱。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他们带给了一些人利益,获得了大量的追随者,从而组织起了一个群体,自己的理念也有了立足之地。
他们的所作所为,对于追随者来说就是仁道。
立场不同,利益诉求也就不相同,大仁大义是仁道,小恩小惠也是仁道。
这并没有脱离仁道的范畴,只不过他们是损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从而满足了一小部分人的需求。
这种仁道虽说狭隘,却也不失本心,不伤本质。
英雄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兼顾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获得了大多数人的认可,这是大仁大义。
小人之所以长戚戚,是因为他们只愿意照顾少数人的利益,是小道。
可是少数人依旧是人,依旧有资格谋取利益,故而小道也是道,走的人虽少,也有机会走通,从而以殊途同归的姿态与大道并肩。
秦子玉总算是明白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没有足够的实力,就没有办法兼顾大多数人的利益。
故而带兵的人,需要做到爱兵如子,才能增加队伍的凝聚力。
唯有走到一定的位置,才能兼顾旁人的利益。
倘若主次不分,就会自食恶果。
秦子玉终于明白了,仁道不允许有亲疏之别,人却必须要有亲疏之别,才能坚定立场和信念。
善待自己人,是一个人的基本属性。
秦子玉终于懂了,原来大义灭亲,并不是普通人向往的伤害亲人,而是让亲人恰到好处的脱离公众视野。
那个犯了错误的形象必须要严惩不贷,给世人一个交代,却没有人会不依不饶的要求验明正身。
至于所谓的验明正身,其实就是告诉一世人,事情已经有了结果,就没有必要继续关注了。
谁若是继续纠缠,就该考虑后果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