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会许她正妻之位,会照顾她会爱她,他会无比地呵护宠爱她……她为什么一直这么不喜欢他?
--
大理寺无法从广宁公主这里提走兰时,又从徐清圆的房舍中查到血迹。
徐清圆似乎发生了什么事,但是她选择逃离大理寺的监控,也不肯登门向大理寺求助。
如此情况,大理寺毫无办法,大理寺正卿直接签发海捕文书——
徐固之女徐清圆,二九芳龄。
大魏朝三百六十州,一千五百县,见之即捕!
海捕文书上,清楚地画上了徐清圆的画像。
当海捕文书发向全国之时,林斯年也一路追着踪迹,寻找徐清圆。
雁过留痕,徐清圆一介女子,不可能完全留不下痕迹。
且时间仓促,她多有不便。
在这一路追踪中,林斯年好多次觉得自己好像靠近了她,就快抓到她了,却又被她逃走。
那小女子确实机警,路上多次伪装,和不同人相伴。
可她逃往的方向是蜀州,这让大理寺不得不怀疑她准备效仿她爹,从蜀州逃出大魏,和她爹里应外合。
严密的搜捕,昼夜不息。
当晏倾在僻静某县,看到这封海捕文书时,怔愣了许久。
此时他和风若,还有一名叫张文的大理寺主簿一路隐姓埋名,进入蜀州后只在县以下的地方徘徊寻找线索。
晏倾没有想到,他竟然会在海捕文书上看到徐清圆的名字。
何况大理寺给不出罪名,只囫囵地说要逮捕她。
晏倾心中少有地生起些怒,他对风若说:“去信长安,问问他们是为何这样做。
徐娘子与她父亲的事无关,不早有定论?为何突然发出这样的海捕文书?徐娘子一介弱女子,这样的海捕文书发出来,岂不是逼她上绝路?”
风若挠头:“我们又不知道徐清圆做了什么……”
他被晏倾微严厉的目光盯着。
风若缩一下头,却仍坚持:“大理寺行事自己有自己的道理。
郎君,你别忘了我们如今的身份……咱们最好和大理寺脱离关系,别让有心人查到。
“这不是您之前说的吗?”
他们在茶铺中喝茶,同行的主簿张文摇着扇子,也点头:“郎君,咱们现在只是普通老百姓。”
晏倾握着海捕文书的手颤了一下,但身边两人说的并无道理,他心中生起的烦躁,似乎并不合时宜。
他闭上眼压下那股烦躁,将海捕文书收入袖中,不再提那事。
但是他想,夜里入宿驿站的时候,他还是应当借驿站送信给长安,问清楚大理寺,徐清圆是犯了何罪,为什么要这么大张旗鼓地逮捕一个弱女子?
喝完茶,天色闷闷的,雷鸣声轰然,是暴雨之兆。
三人怕暴雨来了,夜里会赶不上驿站,便留下一贯钱在桌上,戴上蓑笠骑马而走。
下午时,他们在路途中的时候,雨点果然噼里啪啦地砸了下来。
雨疾风骤,马行艰难。
虽戴着蓑笠,晏倾身上衣袍却被雨浸湿。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