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改革心中暗自赞叹道。
这回袁崇焕这个计划算是“合”
了自己的“大战略”
了,合了自己的心意了。
看来,这袁崇焕,出师的时候,到了啊!
袁崇焕稍稍的想了一下,就道:“启禀陛下,臣觉得,只要愿意为自己的土地而战,关内,关外,辽东,辽西之人皆可。
臣也觉得,反正关外之地是荒芜、蛮荒之地,以一纸地契换来敢战之军士,很划得来。”
说的时候眉飞色舞,慷慨激昂,很有说服力。
袁崇焕的胆子也是很肥的,若换了一个其他官员,就未必敢这样随随便便的说拿一纸地契换敢战军士的话,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天下都是皇帝的私产,你这样慷皇帝的慨,皇帝搞不好会不待见你。
你就悲剧了。
还好,杨改革来自二十一世纪,没有被这个“伪命题”
给困住,对于不花钱,能办事,能办大事的事,就会支持。
“啪啪,啪啪……”
杨改革再次鼓掌,这个计划不错。
值得赞赏啊!
解忧啊!
“孙师傅也评价评价吧。”
杨改革又对孙承宗说道。
“呵呵,陛下,自如的话不错,老臣也认同,以蛮荒废土换取可战之兵,很是划得来,既得可战之军,又得粮草,当真是一举夺得的好主意。”
孙承宗难得一见的笑眯眯。
那张老脸,笑起来,也松弛了不少,好看不少。
“呵呵,既然孙师傅也看好你的计划,那这个大的方略问题,算是通过了,关于细节,你还要多琢磨,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你要多留意,特别是铁骑,如何组织起同东虏相抗衡的铁骑,你要注意,如果没有能和东虏后金相抗衡的铁骑,一旦你屯垦的城池堡垒被围,而铁骑又不能及时救援,你的计划就破产了,关内流民可就不敢去那里种地了……另外,招募关内流民去关外,朕会知会有关衙门协助的。”
杨改革也动心了。
“……谢陛下,臣必定会仔细思索细节,不致有什么遗漏。”
袁崇焕欣喜的道。
“嗯,那这样,等你的战略计划和计划细节完善得差不多,朕就放你出关执掌一方。
多多努力吧!”
杨改革勉励袁崇焕好好干,执行好这个“辽人守辽土,辽土养辽人”
计划,给自己关内的灾荒进行人口分流,自己引导他们走西口,闯关东……
杨改革仿佛看到了无数的人流,拖儿带女,带着全身的家当,一直到天边尽头,朝着关外蹒跚而去。
为了传说中的希望。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